电石乙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f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促进了煤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而电石是煤化工的一个重要分支。电石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冶金、农业生产等领域,但其制备过程能耗高、下游产品单一,限制了电石工业的发展。因此,电石新应用的开发对于我国煤化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电石为乙炔源可以合成很多产品,包括炔醇、乙烯基醚、炔丙胺、吡咯等,但电石与卤代烃的反应研究较少。首先,研究了乙炔气体和四氯化碳的反应,产物为氯仿和四氯乙烯,证明了该反应的可行性;讨论了反应条件的影响,并对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其次,鉴于乙炔气体的安全性差,研究了电石为乙炔源与四氯化碳的反应,以提高反应的本征安全性。第三,鉴于电石具有强碱性和强脱水性,研究了电石对于苯甲醛-乙腈缩合反应合成肉桂腈的催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碱性条件和相转移催化剂存在时,乙炔在室温下即可与四氯化碳发生氢氯交换反应。反应产物分析表明,四氯化碳脱氯加氢转化为氯仿,乙炔气体转化为四氯乙烯。体系的碱性越强,四氯化碳转化率越高;对于所探究的相转移催化剂,其中四丁基氟化铵(TBAF)的催化效果最好。该反应操作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氯仿选择性高,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2)以电石作为乙炔源,考察了在DMSO溶剂和碱性条件下其与四氯化碳直接反应制备氯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以碳酸铯为碱催化剂时四氯化碳转化率最高,微量水的存在对反应很重要性。相对于乙炔气体与四氯化碳的反应,该反应操作设备简单,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同时无需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将电石、四氯化碳和微量水直接溶解在DMSO溶剂中反应即可进行,碱催化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四氯化碳的转化率。(3)电石作为碱催化剂,可与CsF协同催化苯甲醛和乙腈的缩合反应,成功合成了肉桂腈。其中,电石用于活化乙腈的α-H,CsF用以活化苯甲醛,提高羰基的反应活性。苯甲醛的转化率和肉桂腈产率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h内即可实现苯甲醛的完全转化;催化剂的用量对产物有明显影响,用量过多则诱发副反应的反应。电石在体系中表现出了强碱性和强脱水性。本工艺操作简单,反应迅速,肉桂腈产率高,对于拓展电石新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19世纪末,数学家S.Lie在研究连续变换群时引入了一类重要的非结合代数——李代数,后来由此发展出了许多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代数,Novikov代数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的预
目的:通过对照全胸腔镜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二尖瓣病变的手术期创伤、术后康复以及手术的近期效果,进一步探讨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治疗二尖瓣病变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一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实施的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组42例,女25例,男17例,年龄(42.93±10.93)
实用艺术作品兼具艺术表达与实用功能,目前我国司法实践已引入可分离性标准以避免著作权保护延及其实用功能,但在具体适用此标准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争议,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可分离性标准的解释路径。本文围绕可分离性标准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可分离性标准进行概述,从该标准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明确其具体涵义,阐释其理论基础与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立足我国可分离性标准司法适用现状,梳理司法实务中关于是否
根据国家十二五计划的发展研究方针,对目前存在的六连杆工业机械臂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总结出目前存在六连杆工业机械臂结构性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连杆工业机械臂结构优化的设计方案,即采用模块化的理念去优化设计一种一体化的六连杆工业机械臂机构系统。该六连杆工业机械臂机构能够高质量的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系统优化装置就可以提高工作过程中机械臂的精度和准确度,从而使六连杆工业机械臂在不同的工作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被证实与多种蛋白的乙酰基移除有关,并介导了大量生物学反应过程。HDAC3是HDACs家族I类一员,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然而,HDAC3在减
目的:胡桐泪又叫梧桐泪、胡杨碱,是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树脂,用做药用。胡杨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常生于海拔较低处的干旱荒漠地区。它“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唐代的《新修本草》称“胡桐泪,味咸苦,性
近些年来,随着油气开采以及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低渗等非常规油气的储层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南堡凹陷中深层低渗砂岩储层由于埋藏深,经历多期次成岩环境
体外预应力具有降低结构自重、体外筋更换便捷、施工简单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在旧桥加固也在新建桥梁中广泛使用。体内、体外预应力结构之间最大的不同为体外筋仅在锚固端和转向块处与梁体接触,其在全长范围内为常应变受力构件。学者们做了很多有关于体外预应力结构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但对体外筋本身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模型的验证,对体外预应力结构受时变效应、二次效应、预应力损失、几何非线性等因素的影
无刷双馈发电机相较于传统的交流有刷电机取消了电刷和滑环等装置,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提高,电机独特的变速恒频优势使其在船舶轴带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电机复杂的内部结构、参数以及控制策略等问题,电机在与船舶电网并网时经常由于输出电压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轴带发电机并网条件而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冲击,进而影响船舶电网的稳定性。因此,本文以船舶轴带无刷双馈发电机为研究对象,针对电机与船舶电网并网
类玻璃聚合物(Vitrimer)是一类具有动态共价键的聚合物交联网络,在自愈合、粘结、可重复加工和适应性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其界面扩散动力学对深入理解该类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