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双频3~5μm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5μm中红外波段连续相干光源在医疗、光谱学、中红外遥感、非线性光学、激光雷达和光电对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全固态光学参量振荡器因具有全固态激光器的特点及宽调谐范围,成为最有前景的中红外激光光源。而频差在射频范围内的双频激光信号具有抗湍流干扰和散射的特点,在上述很多应用领域可以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和整体性能,中红外双频激光的实现方法是一个具有应用前景和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本论文设计并实验研究了以1064 nm高功率双频光纤激光器为泵浦源,镁掺杂的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PPMg LN)为参量晶体的外腔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extra-cavity singly resonant oscillator,ECSRO),实现了中红外波段的低阈值、高效率、宽调谐范围的连续双频激光稳定输出。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光学参量振荡器和准相位匹配原理,然后针对连续信号光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推导和讨论了外腔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的泵浦光阈值功率、输出闲频光功率和光参量转换效率等运转特性。基于环形腔低阈值条件给定的泵浦光束腰半径,并综合考虑了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条件、泵浦光与信号光的模式匹配以及像散等影响因素,设计并优化了四镜环形腔光学参量振荡器。搭建了以大功率双频光纤激光器为泵浦光的环形腔光学参量振荡器实验系统,测试并分析了其输出特性。采用晶体工作温度与极化周期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闲频光3.05~3.9μm的宽带调谐输出。环形腔阈值为2.88 W,在极化周期为31μm、工作温度为50℃时,实验得到功率1.88 W、波长为3.4μm的双频闲频光输出,频差为125~175 MHz可调谐,泵浦光到闲频光的转换效率为20.2%。
其他文献
201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领域对学科德育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教师、学者针对学科德育问题开展研究,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学科德育
考虑到材料、加工、轻量化等方面因素,为了满足高分辨率观测,分块拼接式主镜已成为实现大口径望远镜的主要途径,但子镜拼接时会带来共相位误差,要想校正它必须要先用波前传感
在公交系统满足乘客需求的前提下,优化公交站点位置与发车方案能节约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然而,传统分析模型(特别是连续模型)的优化设计往往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可能导致在没有物理或政治可能性的地方设置公交站(例如在信号交叉口地区)。为了提供可实施的设计方案,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连续近似法、动态规划算法和Net Logo仿真的模型。运用公交线路优化连续模型得到最优站点密度函数和发车间隔的解析解。然后,将得到
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EUV)光刻是实现11nm及以下节点光刻技术中最具潜力的光刻技术。EUV光刻投影物镜系统使用反射式光学元件,且必须设计多层膜来获得高反射率。然而,
随着铁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铁路网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显著提高,同时由于部分铁路线延伸至地理条件恶劣的山区,地震、台风、暴雨等突发情况的频发导致铁路车站的接发车能力和线路的通过能力下降甚至行车中断,使超限货物原有的运输路径不可行,若不对其路径进行重新规划,选择一个安全、合理的运输方案,不仅会影响整个铁路网的正常运行,造成超限货物列车的延误,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货物损毁,破坏铁路企业安全、准时
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主要为液态电解质,面临着诸如漏液、燃烧甚至爆炸等安全风险,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液态电解液的泄漏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并购交易也在呈现井喷式增长,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并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企业寄希望于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凭借其测量距离远,不受电磁场影响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作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一种,不仅具备分布式光纤传感
为了追随摩尔定律的预言,集成电路光刻成像技术特征尺寸(CD)不断减小,电路制造对光刻成像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提高分辨率,采用浸没式光刻以增大数值孔径,并且引入偏振照
近年来,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因为具有良好的摩擦、力学特性而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其微观摩擦、磨损机理尚不清楚。基于前期合作者实验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分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