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薄膜微观摩擦磨损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12345678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因为具有良好的摩擦、力学特性而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其微观摩擦、磨损机理尚不清楚。基于前期合作者实验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包覆石墨烯的金刚石探针在单晶石墨基底上滑动,以此模拟合作者实验中多粗糙峰的接触摩擦行为。相比于公度接触状态,当包覆在粗糙峰上的石墨烯片与基底的晶格取向呈不匹配的角度时,展示了周期性的摩尔纹并且得到了低摩擦系数。因此,石墨烯微球的超低摩擦归结于多粗糙峰上包覆的随机取向的多晶纳米石墨烯薄膜与基底呈整体不公度接触。然后,我们也引入了TIP4P水模型,Reax FF反应力场和水分子模拟了非反应和反应的两种湿度环境。模拟结果展示了石墨烯的疏水特性使得水分子远离接触区,结果也证明了干摩擦和湿摩擦条件下石墨烯微球的滑动摩擦对环境相对湿度不敏感,且具有不变的超低摩擦特性。然而,实际工程或者实验中,纳米尺度的磨损是阻碍微、纳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原子力显微镜中扫描探针的磨损,磁存储系统中磁头-磁盘界面的磨损,微纳机电系统中运动部件的磨损等。本研究课题中,我们提出构建石墨烯/石墨烯接触界面结构来抑制纳米尺度的磨损,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展示了具有台阶、无定形原子级粗糙形貌的表面结构会导致显著的接触应力分布不均。而通过对摩擦副表面均覆盖石墨烯镀层,由于原子级粗糙度导致的接触应力波动得以有效抑制。此外,随着包覆石墨烯镀层的层数增加,这种接触应力被削弱的趋势更加明显。进一步的,我们做了纳米划痕模拟,结果表明由于不均匀的应力分布诱发粗糙探针和基底之间原子的侧向“互锁”,以及滑动摩擦过程中导致石墨烯面内晶格变形和碳-碳键的断裂,这些共同作用造成了石墨烯的破裂和磨损。通过对粗糙无定形碳探针包覆石墨烯,由于原子级光滑的石墨烯/石墨烯接触界面削弱了原子级互锁效应,导致石墨烯基底磨损失效的极限载荷大大提升。这一研究揭示了一种降低、减少磨损的方案:可以通过构建光滑的石墨烯/石墨烯的接触表面结构改善接触条件,进一步抑制、降低局部应力的波动,这也为设计抗磨损镀层以提升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和微纳机电系统寿命提供了一种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一座实际桥梁工程——乍甸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顶推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位移等响应的变化规律,讨论影响局部受力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有利于结构安全的建议。文中还对使用不同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分析组合梁桥施工和运营阶段受力特点时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实际工程设计计算提供参考。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一座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的组合梁桥的全过程模拟与分析,对比了不同顶推施
201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领域对学科德育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教师、学者针对学科德育问题开展研究,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学科德育
考虑到材料、加工、轻量化等方面因素,为了满足高分辨率观测,分块拼接式主镜已成为实现大口径望远镜的主要途径,但子镜拼接时会带来共相位误差,要想校正它必须要先用波前传感
在公交系统满足乘客需求的前提下,优化公交站点位置与发车方案能节约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然而,传统分析模型(特别是连续模型)的优化设计往往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可能导致在没有物理或政治可能性的地方设置公交站(例如在信号交叉口地区)。为了提供可实施的设计方案,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连续近似法、动态规划算法和Net Logo仿真的模型。运用公交线路优化连续模型得到最优站点密度函数和发车间隔的解析解。然后,将得到
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EUV)光刻是实现11nm及以下节点光刻技术中最具潜力的光刻技术。EUV光刻投影物镜系统使用反射式光学元件,且必须设计多层膜来获得高反射率。然而,
随着铁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铁路网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显著提高,同时由于部分铁路线延伸至地理条件恶劣的山区,地震、台风、暴雨等突发情况的频发导致铁路车站的接发车能力和线路的通过能力下降甚至行车中断,使超限货物原有的运输路径不可行,若不对其路径进行重新规划,选择一个安全、合理的运输方案,不仅会影响整个铁路网的正常运行,造成超限货物列车的延误,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货物损毁,破坏铁路企业安全、准时
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主要为液态电解质,面临着诸如漏液、燃烧甚至爆炸等安全风险,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液态电解液的泄漏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并购交易也在呈现井喷式增长,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并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企业寄希望于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凭借其测量距离远,不受电磁场影响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作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一种,不仅具备分布式光纤传感
为了追随摩尔定律的预言,集成电路光刻成像技术特征尺寸(CD)不断减小,电路制造对光刻成像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提高分辨率,采用浸没式光刻以增大数值孔径,并且引入偏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