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自发更新空间研究——以重庆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b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竞争是当代城市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城市只有在适应全球化的同时,保护和强化自己的文化特色,才可以保证长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孕育城市文化的市民生活空间中所存在的“自下而上”的发展力量,相对于“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机制,目前仍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自发更新作为城市自我调节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模式对城市空间生成的过度功能化趋势。对于城市自发更新力量的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方法进行补充,使两种发展模式更加和谐地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城市发展的文化性、社会性及面对问题的有机调节能力。   重庆的城市发展状况为自下而上的自发更新提供了条件,众多的调研案例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基础。结合调研分析,从城市自身的真实现象出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更新案例,进一步提出有利于城市自发更新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与城市设计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之间的融合作用,以期更好地解决中国城市的具体问题。   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城市自发更新空间基础研究。分析城市自发更新空间的形成机制、主要特征和分类方式;指出重庆城市发展状况为自发更新提供的条件,以及自发更新空间的特点,并确定主要调研区域。   第三章:城市整体区域地块的自发更新。研究城市整体区域地块自发更新的形成机制;以石桥铺区域为例,分析在城市整体区域尺度的自发更新。   第四章:城市局部公共空间的自发更新。在局部空间的尺度上,研究旧居住社区、旧工业厂区和滨江消落带的自发更新。   第五章:城市单体建筑/构筑物的自发更新。以单体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旧住宅、旧工业建筑、桥下/路下空间、堡坎下空间、防空洞和临时空间的自发更新。   第六章:城市自发更新空间对设计的启示。在前几章的基础上,从自发更新对城市设计、城市局部公共空间设计和单体建筑/构筑物设计的启示三个方面,结合案例,研究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第七章:结语。总结归纳本文的研究思路、所提出的观点和研究结论。  
其他文献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其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当然也是责无旁贷,尤其是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的
当前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建筑的表现也可谓纷繁复杂。一方面,视觉文化下,建筑表现的奇观性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建筑都开始求大、求怪;另一方面,商业
门头沟区作为北京的西部屏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是北京地区人类活动最早的区域之一。北京联系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京西古驿道”在该区穿
学位
学位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发展小城镇战略的出台,使我国众多的山地小城镇拥有了复兴和发展的历史机遇。但以传统农业为主、土地资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使其面临着更加艰巨复
中庭是当代公共建筑中重要的空间组成部分,是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环境的气候交换中介场所,能在建筑的整体节能、气候调节和环境改善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在当代中庭设计过
学位
全球城市化步伐日趋加速,国内城市发展面对的人地矛盾益发严重,其中以深圳市尤为突出。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土地需求,另一方面是城市内部土地利用不够有效,部分地区城市环境呈
水孕育了人类文明,自古以来,水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以它的艺术形态和文化信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滨水区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当前我国滨水区建设正在快速进行,然而滨水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