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更新城市设计研究——以重庆地区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发展小城镇战略的出台,使我国众多的山地小城镇拥有了复兴和发展的历史机遇。但以传统农业为主、土地资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使其面临着更加艰巨复杂的城市化道路选择。   在山地小城镇中,旧城中心区往往是城镇的核心和形象代表:通常是山地小城镇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对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山地小城镇的总体形态由此伸展开去,其面貌反映了山地小城镇的总体面面貌;集中了山地小城镇的主要功能,是市民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建设好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对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城镇面貌和市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及提高山地小城镇的吸引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山地小城镇在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经济基础的独特性,使其必须寻找适合自身的城市设计策略和方法。   重庆地区基本都属于山地区域,大部分的山地小城镇带有典型的山地特征,因此,对有着极强地域性特色的重庆地区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更新城市设计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其它山地地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因此,本论文通过对重庆地区山地小城镇的特征和形态生长、发展模式及中心区的特征的归纳分析,并剖析中心区存在的问题,借鉴相关城市设计理论知识和一般小城镇、山地大城市城市设计经验,归纳推导出了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更新城市设计的目标、原则及策略方法。以求为重庆地区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更新城市设计提供一个整体的、多层次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借鉴。   全文主体内容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第二章主要针对研究区域,详细分析了山地小城镇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态的生成和发展模式,归纳总结了山地小城镇中心区的分类及特征,并仔细阐述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通过第二章对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的研究,提出了城市设计在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复兴中的意义和特征,根据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城市设计的特殊性,提出了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更新城市设计的目标。   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在第二章、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设计原则,并依据设计原则,提出了基于城镇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山地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基于文化独特性表达的公共空间体系建构的策略和方法及基于城市资源整合的紧凑城市模式设计策略和方法。   第五章通过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城旧城中心区更新的城市设计实践,对论文提出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山地小城镇旧城中心区更形城市设计研究提供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对其具体实践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工业园是19世纪末工业化国家作为一种规划、管理、促进工业开发的手段而出现的。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工业园区在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向社区提供各种效益
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物质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类型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伴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兴起,各地都希望从文化产业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建设,有许多乡村实际面临人口外流、基础设施不足、发展缓慢、生活环境特色缺乏、村落空间活力匮乏等课题,导致乡村边缘化发展。
学位
城市湖泊风景作为构建城市山水园林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城市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其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当然也是责无旁贷,尤其是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的
当前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建筑的表现也可谓纷繁复杂。一方面,视觉文化下,建筑表现的奇观性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建筑都开始求大、求怪;另一方面,商业
门头沟区作为北京的西部屏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是北京地区人类活动最早的区域之一。北京联系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京西古驿道”在该区穿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