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ROI-C辅助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跳跃式双节段融合治疗非连续性双节段颈椎病的近期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6月至2019年4月期间就诊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的11例非连续性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主刀医师行ROI-C辅助的跳跃式ACDF。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ROI-C辅助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跳跃式双节段融合治疗非连续性双节段颈椎病的近期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6月至2019年4月期间就诊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的11例非连续性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主刀医师行ROI-C辅助的跳跃式ACDF。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功能症状改善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影像学资料。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颈椎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症状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整体活动度(C2-C7Range of motion,C2-C7ROM)、颈椎曲度(C2-C7Cobb角)、椎间高度(Disc height,DH)、C2-C7矢状面垂直轴距离(C2-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SVA)、T1倾斜角(T1slope)等评价影像学疗效。结果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2~24个月,平均(16.91±3.36)月的随访。手术时间(68.18±6.98)min,术中出血量(42.27±11.04)ml,住院时间(4.45±0.69)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分别为(1.55±0.47)分、(13.64±1.43)分、(12.91±2.63)分和(1.32±0.33)分、(15.36±1.03)分、(7.82±3.28)分;同术前VAS评分(6.23±1.35)分、JOA评分(9.09±1.30)分、NDI指数(30.82±4.7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C2-C7Cobb角和病变节段DH分别为(16.17±2.41)°、(6.09±0.34)mm和(15.48±2.42)°、(5.91±0.38)mm;同术前C2-C7Cobb角(11.42±1.77)°和病变节段DH(4.23±0.35)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C2-C7SVA和T1slope分别为(25.14±4.43)mm、(27.05±6.00)°和(23.36±4.58)mm、(26.13±5.95)°,同术前C2-C7SVA(22.00±4.48)mm和T1slope(22.37±5.3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脑脊液漏、颈部血肿、食管破裂和吞咽困难,仅1例术后短暂性声音嘶哑,未予特殊处理,2周后自行恢复。末次随访11例椎间均呈骨性融合,未见明显融合器下沉、移位、颈椎后凸及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无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结论ROI-C辅助的跳跃式ACDF在治疗非连续性双节段颈椎病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和影像学疗效,近期内并不加速中间节段的退变进程,但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长时间随访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建立野生型小鼠和IL-33-/-小鼠弓形虫感染模型及体外巨噬细胞感染模型,研究IL-33与巨噬细胞炎性体的相互关系,探讨IL-33对弓形虫感染巨噬细胞炎性体的影响,为深入理解IL-33的功能和固有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抗弓形虫感染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体内实验分析弓形虫感染IL-33表达水平:C57BL/6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弓形虫10~4个,1m L/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
背景/目的:为了解两种肾造瘘管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应用的优劣,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两种肾造瘘管对PCNL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1日于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通过对比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感染例数、肾造瘘管滑脱率、拔管天数、疼痛评分、肉眼血尿持续天数、术后需
[背景与目的]:阴囊坏疽,又称Fournier坏疽,是一种临床上少见但严重的阴囊皮下组织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本病起病急,发病凶险,常因延误诊治、感染严重易致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VSD技术,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一种主要应用于骨科、烧伤科和普通外科处理复杂性创面的高效能、较新型的伤口引流技术。在阴囊坏疽治疗中的应用少见,泌尿外科医生很少接触该技术。故而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辅助治疗
背景: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可以通过降低男童外周雌激素水从而延缓骨骺闭合,有利于保留患儿生长潜力。目的:评价AIs对于改善矮小儿童身高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以及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关于AIs治疗矮小症的随机分组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构建糖尿病大鼠胫骨骨折内固定术PND模型,探讨m TOR-自噬通路在DM加重PN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糖尿病及PND大鼠模型的建立本实验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50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2%异氟烷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各指标的无进展生存期及与复发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102例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典型脑膜瘤患者,对其各项临床指标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进行Log-rank方法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102例非典型脑膜瘤中80例全切(包括SimpsonⅠ级和Ⅱ级)
目的:研究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gastrectomy,L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76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NACT-LG组41例(53.9%)和LG组35例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人源性脂肪干细胞胶(SVF-gel)与生理盐水辅助裸鼠背部全厚皮片移植,观察二者对移植皮片存活及挛缩情况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脂肪抽吸针在成人腿部或下腹部抽取脂肪组织,经过离心-乳化-离心后制成SVF-gel。将30只BALB/c裸鼠分为2组,分别为SVF-gel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15只;背部正中取1.5*1.5cm矩形全厚皮片后原位缝
第一部分骨密度与膝关节软骨下不全骨折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是否与膝关节软骨下不全骨折发生相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4例膝关节软骨下不全骨折(SIFK)患者和24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MOA)患者。收集所有纳入研究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膝关节疼痛评分(KSS)、相关影像检查(包括膝关节MRI及X线)及骨密度(BMD)资料。比较SIFK患者与M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的预后因素。方法本文系回顾性分析,纳入的病例为2009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67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病例。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免疫组化特征,并对其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免疫组化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