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B2超导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符合BCS理论的超导转变温度为39K的MgB2超导体,由于其具有较长的相干长度(ξ~5nm,)、晶界间不存在弱连接、有高的转变温度、高的临界电流密度和高的上临界磁场等优势,自发现至今,一直是超导领域研究的热点,它在超导电子学和高场应用上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及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   本论文介绍了MgB2的基本结构、性质及应用,并重点研究了三方面内容:一.用混合物理化学气相沉积法(HPCVD)在SiC衬底上制备MgB2薄膜时,不同Mg含量对MgB2成膜质量的影响;二.SiC衬底上MgB2薄膜时效性研究;三.利用溶液法在SiC衬底上制备MgB2厚膜的性质研究。具体内容为:   1.利用HPCVD法在SiC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MgB2薄膜,Mg源的含量分别为1.0g、1.5g、2.5g、3.5g,通过对四个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分析,以及各种超导性质的测量,我们发现Mg含量对MgB2成膜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生长温度为680-720℃时,生长条件为B2H6的流速为4sccm,浓度为5%,H2的流速为300sccm,反应舱总压强为5kPa时,当Mg含量为2.5g左右时,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TC为40.6K,转变宽度为0.4K,5K时临界电流密度JC(0T)达6.1×107A/cm2,上临界场为14T,各项性能相对最佳,MgB2薄膜成膜质量最高。   2.利用HPCVD方法制备出同一批次的3个SiC衬底MgB2薄膜样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的干燥箱中分别保存了1个月、3个月、8个月之后,将其各种性质测量数据相对比,可以得出其超导性质随时间增加的退化关系,发现其超导性能在8个月后退化比较严重,超导转变温度TC变化很小,转变宽度△T明显增加,临界电流密度JC仍保持在107A/cm2较高的水平。   3.我们用溶液法制备MgB2超导厚膜,利用储氢材料Mg(BH4)2的乙醚溶液作为前驱体加热分解获得MgB2,反应式为Mg(BH4)2→MgB2+4H2,并对在SiC衬底上生长的厚度约为20μm的超导膜进行了各种性能测试和表征,厚膜的临界转变温度达到了38K,临界电流密度JC约为106A/cm2,零温时上临界磁场HC2为25T,实验证明溶液法在制备MgB2超导厚膜方面有很大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生存的环境也越来越受各种污染气体的严峻考验。因此,对于这些气体污染物必须迫切地采取有力的措施监视和治理。硫化氢气体作为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污染物,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注意。针对低浓度硫化氢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光谱方法兼具灵敏度高,使用方便,可实时连续检测等优点。在众多光谱技术中,积分腔输出吸收光谱(ICOS)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点。它具有较长的有效光程,良好
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利用激光良好的相干性进行量子相干调控成为了量子光学和激光物理学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在激光与原子、分子以及半导体等介质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很
AdS/CFT对应自其提出以来一直是理论物理界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研究AdS空间的引力场,物理学家们对很多CFT场中的现象给予了很好的解释[1][2][3]。近些年来在引力场的拉氏量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可提供能量在GeV量级的质子和重离子束流,相关的实验探测装置正在建设中。质子诱发散裂实验装置(PISA)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实验终端,主要用
数字全息结合泵浦探测技术是一种研究飞秒激光诱导物体动态变化的很好的方法。众所周知,数字全息干涉技术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测量方法,它可以同时记录和再现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
半导体及其低维结构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其中的自旋物理过程不仅包括丰富的物理内涵,而且有望通过结合半导体制造工艺而发展出新一代低功耗、高速度、高集成度的自
锗酸铋Bi4Ge3O12(BGO)晶体作为一种优良的闪烁晶体在高能物理与核医学成像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BGO不仅是一种闪烁材料,而且掺杂后还具有良好的激光、磁光、电光性能。因此,人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o基铁氧体纳米颗粒。合成颗粒晶粒尺寸分布窄,形貌规则并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本文提出了采用胶体磨这种快速搅拌的方式混合金属离子和硼氢化钠,
自2003年Belle实验组发现共振态X(3872)以来,一系列新强子态在实验中被观察到,其中很多可以解释为重介子间形成的分子态。本文研究重介子D,B介子二重态(0-,1-)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
纳米压痕的研究的热点之一是材料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学将材料的微结构研究与材料的力学性能结合,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变形机制和做出性能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