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上游杂多县城段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危险范围预测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澜沧江上游干流—扎曲杂多县城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在青藏高原持续隆升的影响下,断裂、褶皱发育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垂直差异性升降运动明显,沟谷发育,地形切割严重,冻融风化剥蚀作用强烈。研究区属高寒大陆性高原气候,降雨集中,雨强较高。致使区内扎曲两侧支沟泥石流极为易发,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和建筑设施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并严重破坏了区内生态环境。因此研究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预测其危险范围并提出防治方案不仅能够为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而且对其他地质环境类似地区的泥石流预测研究也具有参考借鉴意义。论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泥石流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形成条件:区内泥石流以暴雨型沟谷泥石流为主,大多为稀性中易发泥石流,多处于旺盛期;主要发育在流域面积小于5km2的“V”字型沟谷,平面形态多呈“漏斗状”,主沟纵坡值较大,两侧沟坡以陡坡为主,流域高差多在100~500m;物源以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为主,通过岩石冻融实验发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的纵波波速、CT数和抗拉强度都呈减小的趋势,致使岩样的整体性变差、强度降低,不断破碎,形成松散堆积物,在重力作用和地表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泥石流沟道中,构成了泥石流的主要物源;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组成了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其中以降雨为主,冰雪融水作为区内泥石流水动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内泥石流的发育有重要影响。植被对泥石流的形成有抑制和促进的双重作用,但其影响是有限的。通过对研究区泥石流堆积扇形态的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总结其形状主要有四种:扇形、扫帚形、叠加形和舌形。利用MATLAB软件分析泥石流堆积范围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认为,在地形地貌因子中流域面积和流域相对高差两个因子是泥石流堆积范围预测的关键因子;在物源因子中选择物源总储量代替参与运动的动储量,可以作为泥石流堆积范围预测的关键因子;在水动力因子方面,认为研究区现有泥石流堆积扇是在日最大降雨量21.7mm~37.9mm范围条件下,多年多次堆积形成的;最终在日最大降雨量21.7mm~37.9mm的前提条件下,选取流域面积、流域相对高差、泥石流沟内物源总储量三个作为预测因子,用研究区内29条泥石流沟的相关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泥石流最大堆积长度和最大堆积宽度的预测模型,并用这29条沟的数据进行了自检,误差满足初步预测的精度要求。用研究区内另外5条典型泥石流沟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认为该模型预测产生的误差是客观的,也是合理的。说明该计算模型对研究区或与研究区流域环境地质背景相似的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以对这些区域的泥石流堆积范围进行初步的预测。最后对研究区典型泥石流—佐青寺泥石流提出了两种防治方案,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出以拦为主,辅以排导的工程防治方案,即:拦砂坝+谷坊坝+单边防护堤+排导槽为较优防治方案。
其他文献
秦岭造山带是经历了不同期构造体制演化、具有复杂结构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内部以洛南-栾川断裂和商丹断裂带为界将其划分为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北秦岭构造带和
磁源瞬变电磁方法以其独特的优点广泛的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和环境工程勘查等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深部探矿和工程勘查都要求高精度、定量的解决地质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无成
胜利浅海埕岛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渤海湾南部极浅海水域,水深为2—18m,构造位置位于济阳坳陷与渤中坳陷交汇处的埕北低凸起的东南端。自1988年发现以来,到2000年底共发现
把地面地震数据转换成拟VSP记录可以方便处理解释人员利用井中资料与地面资料进行对比。这种转换是在声波与弹性波方程解析表达式的基础上,通过原本应用于波动方程偏移与正演
冲压系统是玻璃器皿压机成型玻璃器皿的关键子机构,本文结合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化异形玻璃器皿开模压机的研制”,针对气动冲压系统的缺点,设计并实际应用了一套新
学位
古近系是世界环境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古近系植物是在泛北极白垩纪植物群及南方热带、亚热带白垩纪植物群的基础上,在地质、地理条件不断发生剧烈变化的影响下发展、演变而
广播诞生仅百余年,但作为广播事业的发源地,陕西有着相当庞大而忠实的广播受众群体。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最早播放的戏曲节目源自毛泽东捐赠的戏曲唱片。1953
迫于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两大压力,混合动力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发展。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及其控制则是混合动力车辆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基本要求的基
《潜江凹陷潜江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测井、钻井、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通过地震地层解释、沉积旋回划分、沉积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