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肝脏病理及病毒学指标、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T细胞亚群水平、乙肝五项、HBV DNA之间关系,以及分析HBeAg阳性患者与HBeAg阴性患者的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探索不同病情的CHB患者与中医证型之间关系。2.方法参照CHB诊断标准,对纳入本实验的122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以下五种证型:瘀血阻络型、肝郁脾虚型、湿热蕴结型、脾肾阳虚型以及肝肾阴虚型。对入组全部病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BV DNA检测使用荧光定量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自动检测分析外周血CD4+、CD8+细胞亚群计数及CD4+/CD8+比值,肝功能指标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结果1.分析CHB患者中医证型与HBsAg、HBeAg、HBV DNA的相关性:HBVDNA的MOD值(X±s),在脾肾阳虚型中最低(2.83±0.29),湿热蕴结证最高(7.20±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型在五种证型中表现出病毒载量最少,病毒复制水平最低;HBeAg的MOD值肝郁脾虚型(5.364±11.46)有着最低的HBsAg滴度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中医证型与病毒学标志物有一定联系。2.HBV标志物在肝组织中检出率与中医证型关系,肝组织中HBsAg检出率(96.6%)最高;肝组织中HBcAg检出率(72.4%),湿热蕴结证检出率最高(69.3%),在统计学分析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及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出率在各中医中医证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CHB中医证型与HBsAg、HBcAg检出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无相关性,(P>0.05)。3.中医证型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之间的关系:肝肾阴虚证患者肝脏炎症程度最轻,但纤维化程度严重,与其它证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型患者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较其他证型相比症状最轻,但与湿热蕴结证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其它三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脾肾阳虚患者肝脏损伤严重,伴有严重用的炎症及纤维化,与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中医证型的虚实证候分析,将湿热蕴结与瘀血阻络归为实证组,将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归为虚证组,实证组HBeAg的MOD值(x±s)为:瘀血阻络(1107.22±579.28),湿热蕴结(389.37±543.92);虚证组HBeAg的MOD值(x±s):肝肾阴虚型(495.02±633.91,脾肾阳虚(9.93±39.79),肝郁脾虚(210.19±3.61),实证组整体e抗原水平高于虚证组整体e抗原水平,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患者e抗原水平最高,与其他各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阳虚型患者e抗原滴度最低,与瘀血阻络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HB中医证型实证患者HBeAg水平较虚证患者高。5.HBeAg与肝脏病理分级关系:炎症活动度在G3级患者的HBeAg水平最高,G4期患者的HBeAg水平最低,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纤维化程度在S3期HBeAg水平最高,S4期患者的HBeAg水平最低,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BeAg的MOD值与肝脏炎症程度(G),相关系数r为0.11(P>0.05),表明两者之间相关性不强;HBeAg的MOD值与纤维化分期(S),相关系数为r为0.14(P>0.05),表明两者之间相关性不强。6.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按照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顺序排列,CD3+MOD值(X±s)分别为:38.35±6.08,58.07±8.36,66.14±7.56,69.77±5.67,82.77±12.47,CD3+水平依次上升;CD4+MOD值(X±s)分别为:24.48±3.53,27.35±3.50,23.78±6.17,39.05+5.58,46.25±11.17,肝郁脾虚型CD4+水平最高,瘀血阻络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组CD8+MOD值(X±s)为10.63±2.85是五组证型中最低的、肝郁脾虚型MOD值(36.56±7.76)是最高的,各组间相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阳虚证的CD4+/CD8+MOD值(X±s)为2.41±0.58是五组证型中最高的,提示脾肾阳虚证存在CD4+/CD8+比例失调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阳性组各CD3+、CD4+、CD8+、CD4+/CD8+MOD值较总体偏低,e抗原阴性组与总体水平接近,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组T细胞亚群存在差别,提示HBeAg的表达阴性与阳性的免疫功能状态不同,e抗原阳性组免疫功能较阴性组低下。7.炎症活动度(G)与T细胞亚群关系:G0-1(17例),G2(88例),G3(14例),G4(3例),炎症活动度处于G2水平患者偏多,G4水平最少,G3级的CHB患者CD3+MOD(x±s)值(65.92±7.71),CD4+MOD值(x±s)(34.03±10.76),CD8+MOD值(x±s)(24.77±8.27),CD4+/CD8+MOD值(x±s)(1.52±0.66)。G3水平患者的CD3+、CD4+/CD8+MOD值(x±s)均是最高的,CD8+MOD值(x±s)最低,反应G3水平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8.肝脏纤维化程度分级(S)与T细胞亚群水平关系:S0-1(57例),S2(46例),S3(13例),S4(6例),S4期,CD3+MOD值(x±s)为:63.71±10.65;CD4+MOD值(x±s)为:27.73±11.11;CD8+MOD值(x±s)分为24.31±10.0;CD4+/CD8+MOD值(x±s)为:1.23±0.3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在轻至中度(S0-1,S2)患者较多,S4期患者CD3+、CD4+、CD8+的MOD值(x±s)最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结论CHB中医证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病毒学指标、免疫组化、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之间有一定的相互联系,e抗原阳性组和e抗原阴性组患者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水平及病毒学之间关系存在差异,在中医辨证论治时结合患者相关西医检测指标,及患者免疫功能情况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在局域网中用服务器及磁盘阵列进行集中存储的方法早已成熟,但这套设备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很高,对有些单位来说还是太奢侈了。本文提出了局域网中基于普通电脑实现PC数据集中自
目的:探讨Ez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乳腺癌组织中Ezrin的表达情况。结果:Ezrin异常阳性表达率在乳腺导管内癌、
Wip1是由基因ppm1d编码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不仅在细胞应激反应、增殖分化中起重要作用,还参与调控炎症反应和肿瘤发生等过程。Wip1能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激活,而NF-κ
人生境界是体现人本质的精神属性。提高大学生人生境界能保证大学生顺利成才和成人。我国著名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在其著作《哲学导论》中,将哲学的目标定位于使
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语音识别、合成、增强等语音领域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语音端点检测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临界频带及能量熵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算法充分利用人
介绍了层次分析法(AHP)的概念,探讨了在投标书的选择过程中运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的意义,详细论述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标书模糊综合评价。
<正> 从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特别是从失败的教训里,我深深体会到:耐心说服是教好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模仿性强,好学心重,教师若
期刊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高性能无机纤维,耐酸碱性能好,力学性能优越,此外其绝热隔音性能优异,电绝缘性能好。在本课题中,主要围绕了通过外加组分的方式
目的:观察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大鼠模型中的变化.探讨Treg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6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用福氏Ⅳ型
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对文言文教学极度反感乃至于厌学,甚至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