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虚拟化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基于传播学“环境”和“结构”的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里的“宗教回归”现象逐步显现。伴随着以世界信教人口普遍增长的宗教黄金发展期的到来,宗教也逐步进入到安全视域,成为国家和国际社会探讨安全问题时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也让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信仰与网络紧密结合的趋势。在各类宗教行为体主动或被动的顺应、接纳、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模式下,宗教传播呈现出虚拟化的新形态。经由互联网低成本、低门槛、高速率特质的催化,宗教与国家安全间的互动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为了探索虚拟化传播趋势下宗教与国家在安全层面上的互动,本文将引入传播学和结构化理论中“资源”和“规则”的概念,对宗教、国家及互联网进行结构化再理解。在界定互联网“新规则”身份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从新技术下的“规则”和“资源”变化出发,讨论宗教结构与国家结构和国际体系结构的互动过程,以及这种互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会就传播学中的“结构”和“环境”两大核心要素对虚拟化传播下的宗教与国家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细化解读。在匿名、虚拟和互动的互联网情境下,宗教行动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给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此外,面对“双向交互”和“去中心化网状结构”带来的宗教信息接收者需求和主动性的释放,极端宗教思想和邪教思想渗透的力度将会加强,传统宗教权威和国家则会面临被多元宗教信息微传播中心消解话语权的风险。在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下宗教虚拟化传播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后,本文将就分析出的问题,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视角出发,提出有助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特大城市人口众多,问题复杂,社会活动密集,因此安全、有序、文明是特大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然而,特大城市由于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高度开放,人口与城市结构高度密度,导致城市风险具备密集性、流动性和叠加性的特征。相比较西方特大城市从前现代到现代、后现代的漫长发展历程,我国特大城市的风险结构在短短三十多年里就呈现了城市社会阶段特征相互叠加的高度复杂性,城市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积极应对。  特大
学位
“春秋决狱”作为古代司法领域中的一种审案断狱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华法系的演进及形成,在中华法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宪制的视角重新解读“春秋决狱”在历史中国的政治实践中所具有的宪制功能,并指明这一司法实践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所具有的意义。  “宪制问题”导致宪制的出现,“春秋决狱”作为历史中国的司法实践,是古代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宪制观审视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发现具体的“宪制问题”,进而理
学位
20世纪70年代末由经济体制开始的改革促进了传统社会结构变革,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发展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接平台,居委会成为社区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治理改革的不断推进,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因此,探寻提升社区服务供给质量、弥补城市社区服务供给“短板”的有效方法,既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改革、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也是本文的研究
中巴两国自1951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推进,目前已形成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地缘政治作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既会对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会带来消极的阻碍作用。对影响中巴关系的地缘政治因素进行系统性和辩证性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国的外交策略,已成为一项必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引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模型,对影响中巴关系的地缘政治因素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加以
学位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人口增多、社会发展,以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在社区中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难以解决这些难题,社区治理变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影响当前社区治理有效性的核心内容——公众参与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工具,追溯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服从-动员-协商三个阶段的变革,指出目前中国超大城市处于“表面
学位
近年来,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公共服务的诉求水准也在不断提升,为此国家相继发布了针对基层治理的相关文件,提出了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迫切需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应时而生。然而国内公共服务的政府购买流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问题展开分析。文章首先梳理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流程优化的相关概念和理
城市政府能力是城市政府在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为满足经济发展、市民的公共服务要求、实现城市政府的政策目标与自身意志,且保持自身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依靠相关资源保障城市政府有效治理、与环境相适应的各种力量总和。在城市治理与竞争中,加强城市政府能力非常必要。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基于国家自主性理论对城市政府能力的结构进行分析。已有的政府能力研究文献,一方面过于突出财政汲取能力,这在现实中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学位
冷战后印度对华政策研究离不开对印度战略文化的分析,战略文化是影响印度对华政策的重要因素。回顾冷战后印度四届政府对华政策演变,能够明显看出印度对华政策呈现多变性特点,时而对华强硬,时而对华缓和,强硬与缓和在不同政府时期交替出现。  本文的研究基于冷战后大背景下印度对华政策的具体反映,研究冷战后印度对华政策的特点,并探讨印度采取缓和、强硬并存对华政策的动因。本文将以印度战略文化为视角切入,研究需要明确
学位
2016年6月24日,英国举行全民公投,“脱欧派”以超过50%的选票胜出,脱欧既成事实。近年来,受疑欧主义的强烈影响,欧洲部分国家都不同程度的表达过想要脱离欧盟的政治夙愿,带有疑欧主义色彩的事件亦此起彼伏。英国以及欧洲国家所面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移民问题为疑欧主义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同时,伴随着政党的政治活动以及社会分化等因素的迅速发展,这些问题持续发酵、相互作用,使得疑欧主义成为促成英国脱欧
学位
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希望与沿线国家增强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东盟各国地处亚洲东南部、毗邻太平洋和印度洋,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其地缘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中国和平发展和参与地区合作的重要依托。近几年中国政府根据地区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视东盟为中国周边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经进入“钻石十年”,又恰逢“一带一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