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读写障碍儿童是指智力正常,也没有任何感官异常,但是在学习汉语及汉语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存在阅读和书写困难的儿童,且这些困难明显影响到其学习成绩或日常活动。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估及观察,选取了三名8岁的读写障碍儿童作为个案,运用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开展个别化教育。研究小组从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学习表现、作业情况、父母教养态度等方面收集个案的资料,对其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分别为三个个案拟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由资源中心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学科教师、家长、同学以团队协作的模式共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把文献中现有的理论研究运用到教育实践,边实施教学边调整教学策略,以帮助个案解决读写困难的问题,促进个案的良性发展。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过程中,笔者主要负责补救教学的部分。笔者在由三个个案组成的补救教学小组中,主要运用了直接教学、多感官教学和认知教学三种教学策略。直接教学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一方法的最高效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流程,并按照流程提示去操作。笔者还结合多感官教学和认知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了情景想象、角色扮演等多感官的阅读理解策略;学习了品读标题的准备策略、运用图表理解或构思的组织策略、结合前后文联想的精细加工策略等。同时笔者还运用了正向行为支持来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了自我管理策略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研究结果显示,个别化教育计划必须是一个团队合作实施,其中学科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主力;家长支持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专业教师的补救教学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有利补充。笔者在补救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要得到真正的改善,单靠策略的学习也是不够的,基础知识的补救也很重要。笔者认为,下一步的研究,还需要在个别化教育计划拟定与实施的团队建设和团体沟通、个案基础知识的补救、指导个案精熟运用策略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