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的分组策略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j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数量的顿识和大数量的数数在数量认知过程中如何被表征,不同的数量认知模型和理论有不同的看法。传统的数量认知研究更多关注顿识和数数的分离,其中,双机制观点把顿识和数数看作两种不同机制的加工,同一机制观点把两者看作同一加工机制上的两种不同水平。近来的数量认知理论对数数的分组机制进行研究,不仅关注二者的差异,也关注二者的联系,认为大数量的数量化是分组顿识再累加的加工过程。本研究采用两种实验范式,探讨在大数量的数量化加工中是否存在顿识和数数的组合、以及顿识和数数组合的加工机制,着重对数数的分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第一阶段考察汉语人群数数的分组机制的加工特点。实验1的范式采用同时呈现随机点阵的方式,初步考察汉语人群的数数的分组特点。实验呈现9~15个点组成的随机点阵,采用单因素三水平(随意分组、按2分组、按3分组)的被试内设计,要求参加者分别按个人意愿、按2分组、按3分组对相同的一批点阵进行数量化。结果表明,数数的分组习惯和汉语言语中的语音优势都会影响汉语人群数数的分组加工的速度。  研究第二阶段考察数数的分组机制的加工进程,包括实验2和实验3。实验2专门设计“序列呈现小数量组块”的实验范式(DSCS范式),对数数的加工过程进行模拟,考察小数量和大数量是否两种不同的、但是可以组合的表征系统。将实验1的随机点阵分为5个组块进行序列呈现,采用组块类型(变动点阵、固定点阵、固定数词)与组块顺序(组块顺序:1、2、3、4、5)的3×5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要求参加者自决按键依次呈现5个组块并累加点的数量。结果表明,小数量和大数量表征是两种不同的系统,反应时的不连续性可以作为判断两种表征系统的本质是否一致的依据,语言编码增加了小数量快速表征的容量。实验3改进DSCS范式,进一步考察数数的分组机制的加工进程。将组块呈现的范围扩大,组块之间的间隔延长(至200ms),组块1和组块2不出现数量1,使范式更符合数数的实际加工过程,并增加试验数量。结果表明,数数的分组机制的加工进程的确存在顿识、注意转移和累加几个环节。  整个研究表明:(1)大数量的数量化加工是顿识和数数的组合,反应时的不连续性表明小数量表征和大数量表征是两种不同的表征系统,支持双机制观点;(2)语言对数数的分组加工有明显影响,并且增加了快速准确识别数量的容量;(3)数数的分组机制的加工进程得到实验操作的模拟,表明大数量的数量化加工包括了决策和执行,决策包括分组和视觉路线选择,执行包括顿识、累加和注意转移三个基本环节,决策控制执行。
其他文献
当面对微笑时,大多数人都会以积极的方式对待,但有一类人在面对善意的笑或模棱两可的笑时都把它识别恶意的、具有攻击性的,因为害怕成为被嘲笑对象,而引发社会退缩,这就是被笑恐惧
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加强其健康管理,为进一步改善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温州市923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职业健康检查,实验室主
随着文化艺术产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油画作为从西方引进的艺术产业,逐渐与我国本土的绘画艺术相结合,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油画的创造过程也经历了由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高中科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升学及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数据,冰冷的数据rn在以“驾驶乐趣”为主基调的前提下刻意抽身于感性之外而讨论数字是很不简单的,而这也就是我们在这里要做的.这算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EVO做的最大的客观数据
期刊
现今,幼儿园混龄教育对人们来说已并不陌生,但因为没有固定的课程模式,教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木研究旨在通过量性研究对其实施现状进行考察,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促进混龄课程健康
新手上路,最怕坡起.坡路上,控制不好,一是容易熄火,二是容易溜车.连年行驶在高增长曲线上的中国车市,如今也面临着“坡起”,而且还是高坡度的.由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激发,根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普通高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工作以来,普通高等学校积极开展运动训练,使高等学校运动队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目前,许多高校都
如今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生态意识成为时代的要求。然而在生物课程中,生态学早就被认为是很重要且很难学的。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