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排石及缓解肾绞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o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全面评估α受体阻滞剂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排石疗效和对肾绞痛的缓解疼痛作用,以及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对象和方法:选取154例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门急诊和住院病人,临床有肾绞痛症状并诊断输尿管结石(直径≤1cm)的患者,排除不符合药物排石标准的病例:严重肾积水(肾集合系统分离>2.5cm),高热(体温>38℃),严重感染,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年龄18-72岁,女性44例,年龄20-68岁。同时详细记录病例中结石位置、大小。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口服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0.4mg/天,与其它两组对照,对照组B组:口服山莨菪碱片10mg,3次/天,对照组C组:口服硝苯地平片10mg,3次/天。观察4周,记录患者的排石时间及排石情况。对于肾绞痛的患者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记录下用药前后患者疼痛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1不同位置结石排石率及排石时间对比1.1总排石率对比:与对照组相比,A组的总排石率为86.5%(45/52),B组总排石率60.8%(31/51),C组总排石率60.8%(31/51),A组与两者相比,排石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3;P=0.003);排石天数,A组为7.8±3.8天,B组为10.4±4.7天,C组为9.9±4.0天,A组与B、C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4;P=0.009)。1.2分段排石率对比1.2.1上段结石排石率和排石时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A组上段结石的排石率为62.5%(5/8),B组上段结石的排石率为33.3%(3/9),C组上段结石的排石率为50.0%(5/10),排石率A组与B、C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23;P=0.57)。排石天数,A组上段结石排石时间为12.2±2.9天,B组为11.7±6.0天,C组为11.8±4.7天,排石时间A组分别与B、C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64,P=0.56)。1.2.2中段结石排石率和排石时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A组中段结石的排石率为91.6%(11/12),B组中段结石的排石率为54.5%(6/11),C组中段结石的排石率为53.3%(8/15),排石率A组与B组,C组相比都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3)。排石天数,A组中段结石排石时间为8.2±4.0天,B组为12.0±3.3天,C组为11.9±3.9天,A组与B、C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3;P=0.03)。1.2.3下段结石排石率和排石时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A组下段结石的排石率为90.6%(29/32),B组下段结石的排石率为71.0%(22/31),C组下段结石的排石率为69.2%(18/26),A组与B、C组相比,排石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4;P=0.04)。A组下段结石排石时间为6.8±3.3天,B组为9.9±4.9天,C组为8.6±3.5天,A组与B、C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4)。2大小不同结石的排石率与排石时间对比:根据结石直径将病例分为≤5mm和>5mm(≤1cm)两组。2.1≤5mm的结石排石率和排石时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A组排石率为87.0%(20/23),B组排石率为76.9%(20/26),C组排石率为68.0%(17/25),排石率A组与B、C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2;P=0.1)。A组排石时间为6.3±3.0天,B组为9.4±4.2天,C组为9.2±3.9天,A组与B、C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2;P=0.01)。2.2>5mm(≤1cm)的结石排石率和排石时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A组排石率为89.3%(25/28),B组排石率为44.0%(11/25),C组排石率为53.8%(14/26),A组与B、C组相比,排石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2;P=0.004)。A组排石时间为7.8±4.4天,B组为12.7±4.5天,C组为10.1±4.0天,A组与B、C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5)。3症状缓解情况3.1肾绞痛缓解情况的对比: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对肾绞痛患者疼痛症状进行评估,A组患者平均疼痛分值为6.8分,疼痛缓解率为86.5%(45/52),缓解后平均疼痛分值为3.5分,B组平均疼痛分值为6.5分,疼痛缓解率为68.6%(35/51),缓解后平均疼痛分值为4.9分,C组组平均疼痛分值为7.1分,疼痛缓解率为74.5%(38/51),缓解后平均疼痛分值为4.5分。A组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4)。3.2对排尿的影响比较:A组患者排尿困难发生率为0(0/52),B组患者困难发生率为19.6%(10/51),两者有统计学差异;C组患者排尿困难发生率为0(0/51),A组与C组相比无差异。3.3尿频、尿急症状缓解:A组患者下尿路症状缓解率为88.0%(22/25),B组患者下尿路症状缓解率为62.5%(15/24),C组患者缓解率为60.9%(14/23);A组与B、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4;P=0.03)。4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三组中均未出现重大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口干,腹泻,排尿困难。三组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均较少,其中B组口干和排尿困难发生率相对较高,B组中口干发生率为41.2%(21/51),排尿困难发生率为19.6%(10/51)。A组中口干和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均小于B组,口干发生率为2.0%(1/52),排尿困难发生率为0(0/52)。其中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4)。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坦索罗辛能促进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及膀胱壁间段结石,明显增加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从而降低后期侵入性治疗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负担。2对于5mm以上的输尿管结石,坦索罗辛能增加结石排出率;不论对于5mm以下还是5mm以上的输尿管结石,坦索罗辛均能缩短排石时间,故对于较大的结石,坦索罗辛的效果更加明显。3坦索罗辛有效地减轻肾绞痛,缩短疼痛缓解时间,对改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尿频、尿急症状效果明显,同时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4 0.4mg/d坦索罗辛对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重大不良反应,与山莨菪碱相比,口干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不增加排尿困难,同时对与老年患者有改善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状。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尤其对老年患者较安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和品质的要求日渐提高,传统的食品热处理方法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人们开始寻找可以代替传统食品热处理方法的新技术。而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
泉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泉州传统特色饮食的翻译对外国游客了解泉州菜肴以及风味小吃、弘扬泉州饮食文化、促进中外交流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泉州传统饮食英译良莠
幼儿是幼儿园户外环境的主体,幼儿生命的在场是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逻辑旨归。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应以幼儿生命的体验为价值基点,让幼儿与自然共生,感受生态之美;让幼儿与游
汉代"牛耕法"、"代田法"等耕作技术的推广.使农业工作效率提高,增加了农业收入;大兴水利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旱排涝能力;生产工具的改进,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近年来,随着城市旅游持续增温,学界对城市旅游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运用旅游学、经济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系统分析武汉市旅游业现状的基础上,对武汉
无线电监测和管理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未知信号源进行定位。在网格化的无线电监测站中,首先对各节点测量得到的场强值进行预处理,并计算出各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的差分场强值。基
本课题对长期为学界所争论不休的“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命题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引论,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起、研究思路和创新点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意
可编程控制器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高工业抗干扰性等优点。长期以来,可编程控制器始终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为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5′端非编码区(UTR)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对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胃癌56例,化疗前抽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用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