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及适度呼气末正压通气联合手法肺复张,对全身麻醉过程中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围术期肺功能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标准通气组(潮气量8-10ml/kg)和保护性通气组(潮气量6-8 ml/kg,5cmH2O PEEP及肺复张手法),每组30例。麻醉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术后予以股神经周围置管自控镇痛,保证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锻炼,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附近及肺内感染。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术前及术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压力及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及其他合并症,利用肺功能仪检测术前及术后1,3,5天肺功能。结果两组术前PaO2组间比较无差异,而术后PaO2均明显低于术前,但保护性通气组明显高于标准通气组[(80.2±3.4)mmHg(1 mmHg=0.133kPa)比(74.1±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性通气组呼气末二氧化碳高于标准通气组[(42.4±2.1)mmHg比(38.1±1.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道压力、术前术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通气组术后1,3,5天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性通气组术后1,3,5天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护性通气组明显高于标准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其他合并症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中施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减少就可以减少医疗及护理成本。反之术后肺部并发症与增加的资源利用率,护理成本以及伴随呼吸衰竭的死亡率高有关。术中应用小潮气量、适度呼气末正压联合手法肺复张可以改善老年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