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质材料的滨海盐碱土壤障碍消减与肥力质量提升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an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滩涂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滩涂围垦是获取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受成土母质和成土环境的影响,滩涂土壤盐碱障碍特性突出、土壤肥力质量低下,严重制约了滨海滩涂围垦土地生产力的发挥。滨海盐碱土壤障碍消减和土壤肥力质量提升是改善和提高滩涂围垦土地农业生产能力、发挥滩涂后备耕地资源潜力的技术关键。本论文在综合梳理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消减和土壤地力培育多种措施基础上,结合滨海滩涂围垦区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特点,研究了生物质炭(B iochar,BC)、黄腐酸(Fulvic acid,FA)、复配枯草芽孢杆菌(BS)等生物质材料对沿海滩涂围垦农田土壤盐碱障碍消减和地力提升的作用及其机制。本论文对滨海滩涂土壤盐渍障碍消减的促进机制和盐碱障碍耕地地力的提升机理等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实现滨海滩涂资源农业化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生物质材料对滨海盐碱农田的障碍消减作用机制
  生物质材料生物质炭和黄腐酸辅以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与生物质炭用量显著相关,30t ha-1施用量可降低土壤容重3.59%~4.62%,田间持水量提高41.23%~69.22%,增加土壤总孔隙度7.48%~18.95%;多种材料的复合降盐控盐效果好于单一材料,整体呈BC+FA+BS>BC+BS>BC+FA>FA+BS的规律,30t ha-1BC+1.5t ha-1FA+BS处理下降盐效果最佳,试验结束时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1∶5)降至0.59ms cm-1,比对照低25.27%;围垦耕种多年的盐碱障碍耕地多年田间轮作试验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和黄腐酸显著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BC+FA处理降低土壤容重至1.19~1.26g cm-3;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到26.72%~30.87%,土壤总孔隙度提升了3.37%~8.82%;生物质材料施用在玉米种植阶段,可降低盐分28.56%~54.28%;BC+FA处理下土壤中Na+和Cl-在试验结束时比对照低20.56%~35.94%和32.78%~51.85%;生物质炭和黄腐酸有效调节了核心耕作层土壤碱化性质,各处理0~20cm土壤pH值(8.5~9.0)均低于20~40cm土壤测定值(9.0~9.5);各处理对土壤改善效果呈BC+FA>BC>FA>CK的规律。生物质炭的重度盐渍土障碍消减试验表明:生物质炭用量<9tha-1时对重度盐渍土壤容重无显著降低效果;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影响土壤团聚体组成,>2mm团聚体在3t ha-1用量时占比最多达1.98%;9t ha-1生物质炭处理极大地提高了降雨的盐分淋洗效果,降雨后土壤EC值降至0.58ms cm-1,相较于初始土壤EC值3.24ms cm-1显著降低。生物质炭和黄腐酸在新垦滩涂的试验研究表明:生物质材料在改善土壤盐渍状况提升土壤生产力方面发挥了显著增效作用。生物质炭(7.5t ha-1、30t ha-1)+黄腐酸(0.075t ha-1)有效调控了土壤各项属性,如容重降低(1.22~1.28gcm-3)和提高保水性等。土壤盐分含量显著降低,土壤溶液(土水比1∶5)电导率降至0.127~0.141mS cm-1,分析发现试验期间土壤盐分受降雨影响较大。30t ha-1生物质炭+0.075t ha-1黄腐酸措施下土壤保持较低的pH值(8.78),Ca2++Mg2+离子含量较高(0.24~0.26g kg-1),土壤质量改善的效果较其他组合措施显著。生物质材料的施用改善土壤结构和孔隙特征、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持水特性、抑制毛管活动,从而促进了土壤盐分淋洗并抑制了盐分聚集,消减了盐碱障碍。
  2.生物质材料对滨海盐碱农田土壤肥力的提升效应研究
  生物质炭、黄腐酸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生物质材料提高了土壤碳库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生物质炭用量显著相关,单一施用生物质炭用量30t ha-1,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至6.20g kg-1,高于复合生物质材料调控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生物质炭和黄腐酸调控试验表明:生物质炭和黄腐酸增加了0~20cm土壤深度的有机碳含量(4.1~7.0g kg-1),显著高于2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1.1~1.8g kg-1);土壤中0~20cm层全磷含量(334~701mgkg-1)也比20~40cm层(265~492mg kg-1)高,土壤养分在生物质材料施用的土层深度内含量较高;新垦滩涂的生物质炭和黄腐酸试验表明:两种生物质材料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和全磷含量,玉米种植后,BC30+FA处理的土壤氮含量显著增加,在大麦种植后在BC30处理增加较明显。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生物质炭用量为30t ha-1情况下增加幅度达16.71%~50.68%。生物质材料作为有机碳源的施用直接增加了土壤碳库储量,同时可作为养分供给来源,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并能有效激发微生物活性,提高有机养分矿质化效率,进而促进作物生长。
  3.生物质材料对滨海盐碱农田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
  复合措施与单一生物质炭处理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均有显著作用,但处理间的效果差异不大,总体呈BC+BS>BC>BC+FA>BC+BS+FA>FA+BS的规律,15t ha-1BC+BS处理产量最高,达4.98t ha-1,比对照高75%。玉米-大麦轮作模式下,生物质材料施用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其中对玉米的增产效果较大,对大麦产量的影响小于玉米,生物质材料施用下产量差异呈BC+FA>BC>FA>CK的规律;15t ha-1BC+1.5t ha-1FA处理四季作物累计收获量最高,达到了14.98t ha-1,比对照高61.95%。新垦滩涂试验地土壤中全氮含量较高(1.06g kg-1),在不施用氮肥(N)条件下,生物质材料施用对作物生长的增效作用显著。在对玉米作物生产的促进效应方面,30t ha-1BC+0.075t ha-1FA+N的作物产量比对照高105%,在对大麦作物生产的促进效应方面,氮肥措施下籽粒产量和秸秆重量是无氮肥处理措施的两倍,氮对作物产量的提升效应明显。生物质材料施用增强了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改善了土壤肥力特性和作物生长条件,提升了土地生产力,促进了作物生长和产量增加。
  4.生物质材料对滩涂围垦农田障碍消减与肥力质量提升的综合作用机制
  生物质材料对滩涂盐碱障碍与肥力质量提升的综合效应分析表明障碍因子消减与土地生产力提高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综合统计分析表明,土壤障碍因子消减显著提升了土壤肥力质量,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生物质材料调控新垦滩涂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对生物质炭两个用量7.5t ha-1和30t ha-1和黄腐酸用量0.075t ha-1不同配比组合的5个处理进行对比,选取7个评价因子即全氮、有机碳、全磷、土壤饱和含水量、电导率、pH和容重作为评价指标,计算其各个处理下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最终以指数和求值大小表示各处理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得分大小排序为BC30+FA>BC30>BC7.5+FA>BC7.5>CK。30t ha-1生物质炭+0.075t ha-1黄腐酸处理综合得分最高为0.735,与田间试验结果得出的同处理修复盐碱障碍和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最佳的结论相同,说明生物质材料施用是加速滩涂围垦土壤耕作化改造的重要途径之一。
  整体研究工作表明,生物质材料施用既可作为碳源提高滩涂围垦盐碱障碍土壤的基础肥力,还可调控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促进土体盐分淋洗,调节土壤酸碱性质,改善植物根系微域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生物质材料选用30t ha-1BC+0.075t ha-1FA组合对新垦滩涂快速改良的效果最佳,15t ha-1BC+1.5t ha-1FA组合对滩涂盐碱障碍农田的持续改良效果最佳。生物质材料的环境相容性使其既能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浪费,也可改良调理制剂的不当施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在滨海滩涂盐碱土壤改良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是环境退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发展不仅受地形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加速或延缓这一过程,并且短期内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更为显著。在农业区,农业生产作为与土地利用最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区域水土环境发生明显变
学位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目前,物理、化学和植物修复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某些大型真菌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富集和耐受能力,利用大型真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被认为是一种富有前景的方法,深入揭示大型真菌对重金属的抗性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关于大型真菌对重金属抗性的研究多集中在菌根真菌或菌丝阶段。镉(Cadmium,Cd)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也是我国首要的
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地处中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具有特殊的生态敏感性。紫色土坡耕地是四川盆地的主要耕地资源,紫色土耕作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非点源磷素污染问题突出。虽然紫色土非点源磷迁移过程与通量已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紫色土坡耕地磷素迁移过程的模拟有待进一步深入。DNDC模型是国际上最成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之一,不仅具有坚实的物理化学理论基础,还具有广
近年来,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而氮肥盲目过量使用导致的农田氮损失高,氮肥利用率低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农田氮损失不仅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农业成本,而且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林废弃物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具有多种表面官能团,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氮通过淋溶、挥发等途径造成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缓释氮肥可以延长作物对养分利用的时间,解决当前普通氮肥利用率
学位
土壤有机质(SOM)是土壤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维系土壤肥力、植物多样性、食物供应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作为物质循环的重要驱动者,微生物死亡后的残体目前被认为对SOM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因此,研究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的周转和稳定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SOM的形成、周转过程的土壤学机制。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周转和稳定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可以分为生物因子(微生物残体来源、残体碳
学位
近年来,由于化肥投入过高及有机物质输入不足等不良的农业管理措施,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下,土壤养分的保蓄和持续供应受到威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和改善这一现状,有机物料炭化还田得到应用和推广,但其在不同土壤上的适宜用量,施用方式,以及施加后对土壤氮磷养分库和转化的影响等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和“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平台。利用两个
学位
农田土壤中有机态磷占全磷含量的30-65%,这部分磷素不能直接被生物所利用。农业生产中,需要施用磷肥以保证作物产量。然而,施入的化学磷肥仅有10~20%可被作物利用,大部分则被土壤吸附沉淀从而形成固定态磷。因此,保证土壤中有效磷的持续供应至关重要。多数研究表明,经过不同处理的秸秆施入土壤后可增加磷的生物有效性,但对其作用机制差异并不十分清楚。某些土壤微生物可以合成磷酸酶水解有机磷,也可以分泌小分子
人为活动导致全球大气氮沉降量显著增加,过量氮源的输入正在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尽管土壤中可利用氮源的增加缓解了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氮限制,增加了地上植被的生物量并影响了微生物的降解活性,但是过多的氮源输入也会带来一些不利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生存的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盐基离子的流失和有毒重金属离子含量的增加等,从而减少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氮沉降会影响地上植被和
学位
基于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较低的现状,合理利用土壤解磷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解磷微生物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施肥尤为突出。然而,在酸性农田土壤中,施肥方式对土壤phoC(编码酸性磷酸酶基因)和phoD(编码碱性磷酸酶基因)解磷细菌丰度、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主导因素尚不明确。此外,酸性土壤中phoC解磷细菌种类的区域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等基础数据还十分匮乏。因此,本
学位
种植模式(轮作)是通过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轮换采用不同复种方式在同一块田地上的种植方式,是维持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提升作物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安徽省宣城市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二十一世纪初,宣城市农业种植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双季稻和稻麦轮作为主,2007年起逐渐趋向多元化,尤其是烟稻轮作模式兴起。由于翻耕、灌溉、施肥等措施的更新和差异,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