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信计算的安全发布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t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对如何加强终端安全及如何实现安全应用的发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指出要使一个应用软件运行可信,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应用在运行前是可信的,即未被窜改;二是应用在运行过程中是可信的,即未被干扰或恶意性破坏而改变运行序列。本文应用了两种加强终端安全的最新技术——可信计算技术与SELinx技术。但是考虑到虽然可信计算技术通过引入可信根和可信链传递的方式能保证从BOIS开始直到操作系统内核是可信但无法度量操作系统与进程运行过程中的可信性。同样的SELinx技术它采用基于类型加强的强制访问控制方式来为每个主体和客体设置细粒度的许可,实现进程间的通信隔离,内存保护等功能,但它不能保护模块与服务对象(进程)是可信的。因此,本文提出了将可信计算与SELinux这两种新技术结合的想法。采用可信计算技术来保证应用启动前的可信性及SELinux模块的可信性,采用SELinux技术来确保应用在运行过程中的可信性。通过修改可执行文件往特定地址插入SELinux的安全属性与修改内核函数load_elf_binary增加对可执行文件完整性检验及安全属性的提取代码块作为它们的结合点。同时为了降低SELinux策略编写的复杂性,本文还提出将主体客体分组分类的想法。最后分析表明这种方案能够成功的在一个不可信的平台上实现安全应用的发布。
其他文献
生物加密是指将生物特征引入密码体系以增强密码体系安全性的技术。在众多的生物特征中,人脸和指纹特征是相对常用的生物特征,较易采集和接受。其所具有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成为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入侵检测系统成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是一种新型实时的安全防护系统,是继防火墙、数据加密等传统安全保护措施后的新一代安全保障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迅速普及,网民们的习惯也由PC端向移动端日渐转移。在Android系统蓬勃发展的背后,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捆绑安装、窃取数据、恶意吸费等各类恶意软件使用户
Web服务作为构建SOA的一种解决方案,很适合当今的商务应用集成。然而一个单独的Web服务的能力极其有限,故通过组合现有的服务来创造新的服务功能,成为Web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
下一代网络(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既是一个电信网络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对于电信网络来说,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商业模型的变化使得NGN中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
随着网络服务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业务选择网关应运而生。但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拒绝服务攻击已成为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的最大威胁。
随着发布/订阅系统(publish/subscribe system)在移动网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路由技术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移动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是其最大的特征,而在一般
随着Internet越来越迅速的发展,它给我们带来了海量信息,也给用户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但同时我们要在这么多的信息中查询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也是十分困难的。搜索引擎成为人
尽管近十余年来鲁棒数字水印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如何以可行的视觉失真和计算时间获得大容量和预设的鲁棒性以及如何有效抵抗几何变换仍然是鲁棒数字水印所需应对的课题。为了
学位
大脑皮层是大脑的表层部分,是我们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随着大脑的发育和老化,以及病理改变,皮层厚度在相应区域会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即皮层厚度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