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As基太阳能电池超薄窗口层表面织构设计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是太空工作站、空间卫星、临近空间飞艇、长航时太阳能侦察飞机等航天飞行器主要能源的提供者。随着国家太空战略规划的确定与发展,目前所用的GaAs基空间太阳能电池远远不能满足未来航天的功率需求。因此,进一步提升其光电转化效率迫在眉睫。GaAs基空间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反射率是制约其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其表面反射率可以增加透过电池窗口层参与光电转化的光子数量达到提高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降低表面反射率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减反射膜,而减反射膜的寿命和对波长的局限性缺陷难以克服。而电池表面构造微纳织构实现减反增透可有效避免上述缺陷。本文以单结Ⅲ-Ⅴ族GaAs基太阳能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软件模拟、飞秒激光诱导、紫外光刻和离子束刻蚀等方法在自主设计制备的电池窗口层表面构筑具有减反效果的微纳织构。系统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下织构化的电池的表面形貌、反射率等表面特性变化规律和光电转化效率的增加与衰退机理。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设计制备了A、B两种GaAs基单结异质太阳能电池。A电池的窗口层厚度为200 nm,表面平整度较高,反射率为34.94%,光电转化效率为13.72%;B电池的窗口层厚度为30 nm,表面反射率为31.72%,光电转化效率为19.36%;通过对比A电池和B电池发现电池窗口层Al In P材料的厚度能够显著的影响光电转化效率。厚度越大,对入射进入电池内部的光子消耗作用就越大,降低厚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具有相同设计参数的B电池与C电池对照说明,窗口层Al In P材料表面纳米级的微纳织构可降低电池表面的反射率,提高光电转化效率。(2)基于标量、矢量衍射和等效介质理论阐明了微结构减反射的基本原理。采用FDTD模拟分析了四种常见微结构(圆锥、余弦截面锥、抛物截面锥、金字塔)不同结构尺寸下的减反射特性,获得了与四种微结构相对应的反射率随结构高度变化的规律及最佳高宽比随着结构高度变化的规律;模拟分析了四种常见微结构两两复合的减反射特性,模拟结果表明:两种结构复合所得的反射率不等于相同参数下两种单一结构反射率的平均数;两种结构复合所得的反射率或者低于相同参数下每个单一结构的平均反射率或者介于相同参数下两个单一结构的反射率之间。上述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微结构复合有利于降低材料表面的反射率。(3)采用飞秒激光在A电池表面诱导出不同的微纳织构。实验测试得10个脉冲下的损伤阈值0.0113 J/cm2和100个脉冲下的损伤阈值0.033 J/cm2,理论计算获得理论损伤阈值为0.047 J/cm2。实验损伤阈值与理论损伤阈值之间相对误差的产生是由于激光能量的不确定性、光斑损伤面积的测量误差、线性拟合误差、光斑模型简化和Al In P材料特性均化等因素导致。实验获得在给定参数下飞秒激光引起电池表面窗口层Al In P材料损伤的最小单脉冲能量为2.982μJ。随着单脉冲能量的增加,飞秒激光对电池窗口层材料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加。相同单脉冲能量下减小光斑的纵向位移可以增加电池的损伤程度。表面反射率随着单脉冲能量的增加而降低,飞秒激光制备的表面微织构具有明显的减反射作用。分析了电池光电性能增加与衰退的机理。在实验获得最小单脉冲能量的极小损伤情况下,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由13.72%降低到12.46%,进一步增加单脉冲能量则电池光电性能急速下降,电池严重受损。(4)采用新一代激光直写工艺在A电池窗口层Al In P材料表面精确制备纳米深度的槽形阵列和十字交叉型阵列。优化得出激光功率270 m W,脉冲宽度490ns,激光波长405 nm的参数条件下,电池表面槽型结构的深度可控制在5 nm内。激光直写制备的微槽结构不平整,同一加工参数下不同样品之间所得纳米阵列尺寸有轻微波动,同一样品之间微结构一致性较好。纳米阵列结构可降低电池表面的反射率。相同的线宽比条件下,十字交叉型纳米阵列相比于横槽型纳米阵列反射率更低。具有横槽型纳米阵列结构的电池性能,转化率由13.72%下降至13.48%与13.01%之间;具有十字交叉型纳米阵列结构的电池性能可达13.59%。(5)采用离子束刻蚀工艺对电池表面窗口层Al In P材料进行表面织构,试验获得最优化的旋涂光刻胶参数,当旋涂时间为30 s,加速度为1000 rpm/s,速度2000 rpm时基片上可获得较好的光刻胶薄膜;获得最优化的光刻胶烘焙温度为135℃下保温15 min;获得最优化的光刻胶(LC100)曝光时间为5 s;实验获得了离子束刻蚀在此设备及相关设置参数下对电池窗口层Al In P材料的刻蚀速率约为1 nm/s。采用QE系统测得电池表面制备5 nm和30 nm的纳米结构可使电池的反射率降低2-4个百分点,而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均有所下降。本研究优化了单结Ⅲ-Ⅴ族GaAs基太阳能电池表面微纳织构制备工艺,为获得高效、稳定、长寿命的多结Ⅲ-Ⅴ族太阳能电池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乡村住房统一建设中普遍存在村民参与不够、工业化程度不高、设计均质而单调等“重复性”问题,而传统乡村住房自发建设中由村民主导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布局灵活多变等“差异性”特点却十分普遍。针对以上“重复性与差异性”矛盾,构建了一套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该系统兼顾了乡土文化、居住需求、供给生产,耦合了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规则与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规则,为“体小、量大、异质、低价”
磁纳米热疗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项肿瘤热疗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磁纳米粒子(MNPs)在交变磁场作用下通过不同机制产热,从而实现对肿瘤组织内癌细胞进行局部加热并最终使其凋亡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尽管肿瘤磁纳米热疗技术具有副作用小以及治疗深度高等显著的优点,但也仍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研究了磁纳米热疗分析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磁热疗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和磁热疗关键影响因素
天然竹纤维具有可生物降解、可再生、密度小、强度高等特点,其增强的新型树脂基摩擦材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天然竹纤维与树脂间界面粘结性差,且竹纤维耐热性不佳,限制了其在高性能树脂基摩擦材料中的应用。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铜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寻求摩擦材料中铜的替代材料成为开发无铜摩擦材料的关键。本论文采用稀土氯化镧溶液(LCS)改性竹纤维,改善其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粘结性能,同时提高其耐热性,从而有效
如何从不同植物原料中有效提取多酚类物质并保持或提高其生物活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在该领域采用的一些提取技术均已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然而有关这些提取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多酚类物质的产率、萃取动力学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还需深入研究。苦荞麦在中国和整个亚洲已有几个世纪的食用历史,其营养和药用价值一直受到高度评价。基于苦荞麦的生物活性与其多酚含量密切相关,为获得具有高生物活性的苦荞麦游离和结合多酚,本文
稻麦联合收获机主要由割台、脱粒、清选和集粮等系统组成,作业过程中要在满足籽粒夹带损失、破碎和含杂率等各项作业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稻麦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作业参数对作业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脱粒装置作业参数和各性能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作业参数调节效果在各性能参数上的体现往往是矛盾的。在线控制脱粒装置作业参数,高效、均衡地优化机器作业性能,成为稻麦联合收获机智能化研究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电动汽车在城市工况下进行制动的过程中,车辆的驱动能量约有三分之一被消耗。制动能量回收作为电动汽车节省能耗的一种关键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对制动能量回收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以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以实现车辆能耗经济性与驾驶体验的提升为目标,在保证制动安全前提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驾驶风格的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管理优化的研究。选择前向建模法构建了由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主减速
锂硫(Li-S)电池因其高比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电池强有力竞争者。本论文针对锂硫(Li-S)电池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多硫化物(Li2Sx,4≤x≤8)易溶解穿梭和S正极导电性能差等问题,探索了功能插层及正极材料组成及结构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采用静电纺丝-热处理技术分别制备了Ni/C和Al2O3/C复合纳米纤维布作为Li-S电池正极和隔膜间的功能性插层
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多轮系、过约束的结构特征和小曲率多弯道的轨道线路特征,造成车辆走行轮轮胎不均匀磨磨损严重,其不仅带来了诸多安全、经济、环境等问题,还将阻碍跨座式单轨交通在全世界的进一步推广。本文从车辆结构参数、轮胎结构参数、轨道梁走行踏面构型等方面探讨走行轮轮胎不均匀磨损的机理,并找寻相应的控制方法。建立了考虑走行轮轮胎径向与侧向特性的15自由度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对比验证。为充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真菌产生的一种非甾体类真菌毒素,大量分布于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作物中,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的理化性质、毒性危害和检测方法,总结了物理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吸附脱毒效果等,以期为减轻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提供参考。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小分子燃料(如氢气和氨气)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它具有转化效率高、燃料来源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是未来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途径之一。低温氢燃料电池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一类燃料电池技术,而低温直接氨燃料电池由于氨成熟的生产、存储和运输产业链近年来也受到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制约低温氢燃料电池的主要瓶颈在于缺乏高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