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法的伦理学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TO法律规则是国际政治经济既合作又冲突的产物,是各方利益平衡、妥协的结果。亚非法律协商会秘书长B.森在一次关于地区性合作的部长级会议上曾说:“差不多在经济合作的所有领域中,法律、经济和政治因素总是难解的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在对三种因素进行审慎的结合,可以取得解决问题的任何合理而有效的方案。”正因如此,从法律、国际政治和经济学角度研究WTO者甚多,而从其他角度尤其是从伦理学角度研究WTO法律制度者甚少。一般而言,对法律的评价由三个层面组成,即技术层面、功利层面、道德层面,而道德评判在关于法律的评价中居最高层次,它约束技术评价和功利评价。对WTO法律进行道德评判,发现其“内在的固有价值”,揭示其道德局限性,进而提出中国参加WTO机制的伦理应对方略,这是国际经济法学者的一项历史使命。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用伦理学的方法,借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分析WTO法律制度、WTO立法程序和WTO司法程序,对其进行道德评判。 全文除引论和结论外,正文共有五章。 引论是对理论预设的说明,旨在为全文提供一个范式和分析框架。从厘定核心概念入手,提出了六个基本命题: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质及选择制约、WTO法律制度是霸权和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产物、国家是一个自私有限理性行为体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内在关联。重点阐述了WTO法律制度的价值、逆向价值与其伦理性、反伦理的关系,提出WTO法律制度的伦理性是由WTO法律的价值决定的,而反伦理性是由其逆向价值决定的。还分析了伦理地方性与普适性的关系,认为伦理既有地方性,又有普适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引论为以后各章的逻辑展开和深入论证作全面的理论铺垫。 第一章是对普世伦理、国际伦理正义与伦理互利原则的研究,旨在阐述国际贸易合作的伦理范畴。首先,分析了普适伦理的五种理论表述以及伦理普世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证明方式,证明普适伦理的可能性。其次,分析了正义理论的历史演变及特征,考查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模式,进而用伦理学方法论证普适伦理正义原则。再次,分析为什么普适(国际)伦理正义在国际贸易领域体现为互利原则,重点阐述了互利原则作为国际贸易合作的国际伦理正义基石的内在依据,分析了互利的三层道德规
其他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是实现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各项功能的载体,车辆联调是对该载体是否满足最佳运转匹配的验证。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联调的特点,分析了车辆联调的要求和关键
目前,犯罪心理测试(测谎)仪在我国侦查机关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在侦查破案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事实证明,一味强调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作用,而不注意维护司法公
虹影,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全球化的创作环境之下,经历了写作题材的多种尝试,文学风格的各种变化,创作题材的逐渐拓宽等,形成了开放的美学风格。而作为中国“60年代作
“博客”,即网络日志,是近年来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一种新兴应用方式。其诞生地虽然在美国,但是经过我国IT界的精英们的引进和推广,加之互联网运营商受利益的驱动而推波助澜,如
大学生是高校诚信教育的主体,尊重和凸显大学生主体性是诚信教育的前提与关键。然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主体性的现象。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和排除大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创新,是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羁绊,力求在网络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和熏陶中,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探
被卞之琳称为“僻才”的废名(冯文炳)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常被忽视的作家。他生活淡泊,经历简单寻常,文有奇气却一生寂寞,作品向来以晦涩难懂为人所诟病。近些年对废名的关注日
0引言随钻声波测井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接收换能器是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的核心器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随钻声波测井的数据质量。其性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正>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1]。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
小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历来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着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提高小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水平,近几年在小企业中尝试施行了成本费用的全员化分级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