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思与诗意交融的废名小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卞之琳称为“僻才”的废名(冯文炳)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常被忽视的作家。他生活淡泊,经历简单寻常,文有奇气却一生寂寞,作品向来以晦涩难懂为人所诟病。近些年对废名的关注日渐升温,虽然远谈不上门庭若市,但毕竟已不再“孤绝”(李健吾语)。早在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河北某女校进行调查,其结果表明废名的小说是最为难懂。甚至连废名的导师周作人也说废名的小说是神秘不可解的,造成“难懂”和“晦涩”的原因主要是其作品“深玄的背景”(朱光潜语)。这背景与废名的脾气秉性、人生际遇有关,更主要的则是废名心智结构中的禅宗思想。佛禅文化情结深深地影响了废名及其创作,具体体现在废名的文章观、他与现实人生的关系,其作品独特的时空观念和意象等诸多方面。本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废名创作中禅意的形成和嬗变:第一节,从废名独特的身世经历切入,走入他的精神世界,揭示废名与禅的深切因缘。第二节,废名禅学思想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较明显的两个阶段,研究这两个阶段中佛禅思想在创作中的主要体现。第三节,废名禅学思想由“观心看净”到“无相无念无住”的转变,导致其创作由空灵静寂转向自由洒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第二章,特有的乡土田园况味:废名小说的诗学研究。这一章主要从禅思和诗学研究的角度细致研讨废名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通过几个层面进行论述:第一节,独特的意象叙事,如“塔”、“桥”、“死亡”等意象,寻证废名小说的佛学文化意蕴。第二节,时间的静止与叙述的自由:考察废名独特的时空叙事观念和艺术。第三节,梦想的叙事,通过对废名作品“梦”和“梦想”的研读来看佛禅文化情结对他创作观念的影响及废名作品独特的诗意特色。第三章,废名小说的审美现代性追求。第一节,废名与外国文学:主要论述西方的唯美厌世派及《堂吉诃德》等作品对废名的影响。第二节,废名意境小说范型:考察废名对“意境”的诗学追求,从古典中开掘出现代性。其小说不仅凝聚了新的审美价值,也具有相当深刻的精神内涵。对以后许多作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节,主要通过对废名独特的文学观念和时间意识的考察看他对审美现代性的不懈追求。文章结语部分,着重强调了佛禅文化对废名影响之巨及废名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废名在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学思想的继承及发展中,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现代性追求,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这个“废名”。对于废名,我们真的可以说即使用今天最前卫的眼光来披阅,他仍是中国第一流的,仍是最“现代的”作家。
其他文献
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文创农业”以其创新性强、文化底蕴足、发展空间大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六盘水市在“三变”模式助推下,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发
SiC颗粒增强A1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弹性模量、耐磨性和低的密度、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以及电子行业等领域。
作为2005、2006两个年度的畅销小说,《兄弟》从一开始就面对着市场的洗礼,伴随着欢迎、质疑甚至种种争议。商业大潮席卷文学这一特殊领地,必然泥沙俱下,这一流行热潮的背后裹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是实现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各项功能的载体,车辆联调是对该载体是否满足最佳运转匹配的验证。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联调的特点,分析了车辆联调的要求和关键
目前,犯罪心理测试(测谎)仪在我国侦查机关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在侦查破案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事实证明,一味强调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作用,而不注意维护司法公
虹影,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全球化的创作环境之下,经历了写作题材的多种尝试,文学风格的各种变化,创作题材的逐渐拓宽等,形成了开放的美学风格。而作为中国“60年代作
“博客”,即网络日志,是近年来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一种新兴应用方式。其诞生地虽然在美国,但是经过我国IT界的精英们的引进和推广,加之互联网运营商受利益的驱动而推波助澜,如
大学生是高校诚信教育的主体,尊重和凸显大学生主体性是诚信教育的前提与关键。然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主体性的现象。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和排除大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创新,是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羁绊,力求在网络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和熏陶中,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