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园与广场是城市中两种重要的开放空间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城市的发展,人们在行为及心理等方面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公园与广场这两种相对独立的空间形式在新的形势下衍生出一种新型城市开放空间——“公园广场”,以满足人们活动的多样性、选择性和高效性。它以复合性作为主要特质,体现了“事物与现象或事物间具有的一种亦此亦彼、融合共存的联系方式或联系体”这一朴素的辩证思维,即同构思维。 城市“公园广场”的构建,一方面,涉及空间形态与环境设计的探讨,以期在实际运作中为城市构建系统有序的空间体系。另一方面,研究了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间同构整合的方式,以期唤起对开放空间建设中隐性问题的重视及整体性的空间意识。 本文以城市“公园广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传统开放空间类型的比较与分析,创造性地应用“同构思维”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公园广场”的概念,并说明其功能和作用。详尽地从构成要素、构成原则和构成效应三个层面为之建立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实施操作过程,阐述了一系列可行性方法与策略,客观地提出了系统的评价准则。同时结合大量有关设计实例,为未来“公园广场”的建设总结出可能的几种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