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思:审美理想烛照下的审丑表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起于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全球化背景的促发下民族主义意识在文学领域里的重大苏醒。在重铸民族精神的审美理想的烛照下,寻根文学形成了独特的审丑表达方式。审美理想与审丑表达在寻根作品里的融合程度高低,决定了寻根文学所能达到的艺术水准。 本文主体内容分三部分,全面论述了在审美理想的烛照下寻根文学作品中的审丑表达问题。第一部分从两大方面探讨了寻根文学兴起的文化背景:其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主义与民族本位主义情绪的碰撞,进而促使民族主义意识的苏醒;其二,文学自身关注于文学本体建立的考虑,转而向民族传统文化寻找资源。第二部分分别论述寻根文学的审美理想和审丑表达:其中审美理想的得出依循先分析后总结的思路,先通过对廿世纪中前半个多世纪的乡土文学的继承和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的清算这两大理论来源的分析,再明确归纳出寻根文学重铸民族精神的审美理想;对审丑表达的思考,主要从美学的角度去切入,先论述有关“丑”的界定和“审丑”的美学意义,然后进一步指出中国审丑意识的现代觉醒,最后具体分析“审丑”在寻根文学中出现的特殊历史背景,从而得出“审丑”在寻根文学中的广泛运用是合理合情、合乎历史潮流的创作策略。第三部分具体分析《白鹿原》、《爸爸爸》两部作品,指出只有审美理想与审丑表达二者完美融合才能造就寻根文学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当二者彻底背离时寻根文学就必然走向终结。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1.从考察寻根文学兴起的文化背景开始,目的是阐释新时期寻根派诞生的复杂的时代氛围,进而全面把握寻根文学的发展脉络;以美学的分析为理论框架,充分运用哲学、文艺学、批评学等学科的既有成果,对寻根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找到寻根文学在美学方面的特点和独特地位,将文学经验与美学理论有机结合。2.以丑、审丑理论在寻根作品中的新发展、广运用为研究核心,以个案分析为实例,通过对外在的环境美与内在的人性丑作比照,进而寻求“丑”在寻根文学中的独特美学地位,推导出审美理想与审丑表达融合则相生、背离则不存的结论。
其他文献
指出对居住环境设计不能从单个学科来分析理解,而应该从综合学科方面了解整体组织的内部机理,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生态学理论对居住区设计的启示,以求设计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的社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多角度对课堂进行改革,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对《大学》的诠释上,朱熹依据程颐的观点将古本《大学》中的"亲民"改为"新民",强调对"民"的教化。而后,王阳明则力主古本的"亲民"说,强调教养的合一,表现出对生民的"亲情"
保理业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金融产品,具有方便客户、功能强大等特点,已经成为国内外银行提升业务、争夺市场的重要方式。 保理业务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同国
<正>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数学教学也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
<正>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最基本的保障。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这其中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基本要素,大量的事
高校教师考核是高校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评判的活动。近年来,教师考核工作在很多高校开展,并成为高校管理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追求教师考核的有效性
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管理动态、监控实时、信息共享"的快递监管新模式,为维护行业安全稳定、提升服务质量、助推快递行业健康、安全、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目的:探讨两种良性生长特性的肾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此两种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此两种肾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组
<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听说读写具有很高的要求。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英语教学只重读写、轻听说,造成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用英语进行正确而流利的交流与交际,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