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方案降低HSP肾损伤发生率及尿EGF、血清VEGF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方案治疗后HSP患儿肾损伤发生率,并进行分类分析,比较不同病情、腹痛程度、不同治疗时肾脏损伤情况,了解HSP患儿尿EGF、血清VEGF与肾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HSP患儿1010例(中医院731例,儿童院279例),依据病情积分分为轻型、重型,予两种方案阶梯治疗:方案一:轻型予辨证+丹参制剂+肝素,重型加激素,必要时加TW制剂,方案二:轻型予维生素C+钙剂+舒血宁,重型加激素,方案一病例来源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方案二病例来源郑州市儿童医院,所有患儿入院治疗及定期门诊随访,共计12周,重点于治疗前、第2、4、6、8周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第12周查血、尿常规,于治疗前和随访出现肾损伤1周内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EGF)。结果:(1)两方案总体肾损伤情况比较:肾损伤发生率:方案一治疗后肾损率13.82%(101/731),方案二肾损率18.64%(52/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程度:方案一治疗后轻、中、重度肾损伤比率分别为50.5%(51/101)、39.60%(40/101)、9.9%(10/101),方案二分别为46.15%(24/52)、30.77%(16/52)、23.08%(12/52),两方案轻+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时间:方案一治疗后肾损伤时间(52.48±31.44)天,方案二为(40.39±27.18)天,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段分布:<2周、2周-2月、2-3月比率分别为5.88%(9/153)、73.20%(112/153)、20.92%(32/153)。(2)中医院TW与非TW制剂组比较:TW制剂组肾损发生率为16.94%(41/242),非TW制剂组为12.27%(60/489),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程度:TW制剂组轻度、中+重度肾损伤比率分别为56.10%(23/41)、43.90%(18/41),非TW制剂组分别为25.00%(15/60)、75.0%(45/6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制剂组肾受累时间(51.86±29.80)天,非TW制剂组为(46.69±28.25)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医院不同腹痛、病情及临床分型肾损伤比较:两医院轻、中、重型腹痛患儿肾损率分别为6.87%(9/131)、16.96%(38/224)、37.38%(40/107),中型、重型腹痛患儿与轻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医院轻、重病情肾损率分别为12.79(78/610)、18.75(7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医院不同临床分型肾损率:皮肤型、关节型、腹型、混合型肾损率分别为11.16%(24/215)、12.61%(42/333)、19.61%(41/209)、18.18%(46/253),腹型、混合型分别与皮肤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医院不同治疗时肾损伤情况比较:轻型病情HSP患儿:方案一、方案二治疗后肾损率分别为12.31%(56/455)、14.19%(22/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病情HSP患儿:方案一、方案二治疗后肾损率分别为16.30%(45/276)、24.19%(30/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院重型HSP患儿分别予辨证+丹参制剂+肝素+激素、辨证+丹参制剂+肝素+激素+TW制剂治疗,其肾损率分别为16.74%(40/239)、13.51%(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分组尿EGF、血清VEGF比较:肾损组和非肾损组病初(治疗前)尿EGF分别为[(90.32±42.95)ng/m L]、[(94.21±43.04)ng/m L],两组血清VEGF分别为[(83.18±62.03)ng/L]、[(92.03±63.37)ng/L],两组尿EGF、血清VEGF病初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指标不同临床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VEGF水平有胃肠道症状组[(120.17±75.53)ng/L]高于无胃肠道症状组[(87.85±48.49)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初期(肾损1周内)与治疗前尿EGF、血清VEGF相比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两种方案HSP肾损伤发生率均低于文献报道,且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方案肾损发生率更低,提示其预防肾损伤有效。(2)在临床症状方面,腹型和混合型发生肾损伤比率高于其余两型,腹痛越严重,肾损伤比率越高;重型病情HSP患儿肾损伤发生率高于轻型。(3)中医院雷公藤制剂配合基础治疗能减轻HSP肾损伤程度。(4)尿EGF、血清VEGF可以作为检测早期过敏性紫癜并发肾损伤的指标。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双a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许多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太重视,所以“双基”培养往往成了习题的演练、字词句篇的抄写背诵,学习变得很枯燥。学生厌学、学习负担过重等都与此有关。新课标下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习得愉快,充满好奇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教育来说,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对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学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点及其内在性质的集中概括和体现,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核心。思维作为数学学科知识的体操,离不开问题教学,需要数学问题这一有效载体进行铺垫。宋代学者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学習知识的过程中探索知识、掌握技能,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由此可见,开展问题性教学,已经成为实
1.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质学生为宗旨。素质教育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已不再仅仅关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而更加注重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素质教育渗透于数
问题是人们根据自身经验,对社会现象或知识特点等建立有效载体、进行探究实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问题教学作为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学生进行知识掌握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有效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数学学科是知识性丰富、内涵性复杂、关联性紧密、抽象性深奥的基础知识学科,数学教师可以有效地体现数学知识特性并且解决教學问题。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当务之急。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的原因  1.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学生不愿也不敢提问题。  学生在小的时候都有很多问题,会问出许多“为什么”,但是对于这些“为什么”,有的家长和老师能回答的就回答,不会回答或解答不了时往往会似是而非地回答或避而不答,甚至会对一些新奇问题
摘 要: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很有必要,也很关键。转化后进生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班级整体成绩,培养和巩固后进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和自信心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转化后进生 教学对策    职业高中的学情非常复杂,有许多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此,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很有必要,也很关键。转化后进生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班级整体成绩,培养和巩固后进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和自信心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生的勤奋主要来源于其对学习的兴趣,而愉快的成功体验则是产生兴趣和力量的源泉。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好好学习,就要千方百计的注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到自豪、欢乐、惊奇、赞叹……”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数学教学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让他们逐步步入“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良性循环,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使他们在原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