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于教育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开始于2009年。经过近六年来的的发展,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逐渐成熟起来。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全日制教育硕士不断扩招。值得认可的是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在数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培养质量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尝试着重新审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本身,尝试着运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检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并尝试着回答我们是否可以运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模式来推动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更好的发展。鉴于此,论文运用搜集我国现有的文献资料的和将我国与外国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力求构建一套更系统、更合理的“3+1+2”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论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通过总结归纳、梳理分析关于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有研究,明确了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及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对本研究的三大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的分析,归纳出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区域限制性和学术性问题;教育硕士选拔的盲目性、非公平性和主体缺失性问题;学段划分的非衔接性问题;课程设置的片面性问题;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问题;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的单一性和评估方式的偏理论性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从社会的需求量、培养单位、管理体制和质量保障体系四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为以下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最后,论文主要是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和培养方式四个方面对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3+1+2”培养模式进行构建。同时,为保障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认为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实现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的联合培养,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的衔接培养,扩大办学机构的招生和培养自主权,在保障机制方面要加强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以及实习基地保障,以期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