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初探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na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于教育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开始于2009年。经过近六年来的的发展,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逐渐成熟起来。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全日制教育硕士不断扩招。值得认可的是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在数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培养质量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尝试着重新审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本身,尝试着运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检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并尝试着回答我们是否可以运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模式来推动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更好的发展。鉴于此,论文运用搜集我国现有的文献资料的和将我国与外国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力求构建一套更系统、更合理的“3+1+2”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论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通过总结归纳、梳理分析关于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有研究,明确了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及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对本研究的三大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的分析,归纳出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区域限制性和学术性问题;教育硕士选拔的盲目性、非公平性和主体缺失性问题;学段划分的非衔接性问题;课程设置的片面性问题;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问题;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的单一性和评估方式的偏理论性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从社会的需求量、培养单位、管理体制和质量保障体系四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为以下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最后,论文主要是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和培养方式四个方面对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3+1+2”培养模式进行构建。同时,为保障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认为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实现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的联合培养,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的衔接培养,扩大办学机构的招生和培养自主权,在保障机制方面要加强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以及实习基地保障,以期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以及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80后”辅导员作为一支年轻的队伍,有着他们独特的群体特征。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姿态的发展趋势,随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健康教育效果、遵医
<正>乘法分配律是一条重要的运算定律,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简代数式、因式分解等知识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乘法分配律与乘法或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了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下,创新成为竞争力的本源,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体现,科技创新水平决定着国家在世界
对41例盆腔炎性肿块运用中医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了疗效观察,中医治则为活血化瘀、理气散结。结果表明41例中16例痊愈(占39.02%),显效15例(占36.5%),好转7例(占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在这样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
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个体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小学生诚实守信,遵守秩序,语言文明,尊敬师长,劳动意识、环保意识强
<正> “发射端——无线电波传播——接收端”,这是无线电传递信息系统的三个基本环节(图1)。无线电波是连接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空中桥梁。一切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广播、无线电
伴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农民收入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增加各级财
民族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择业问题既关乎其自身发展、学校发展,也关乎到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的结合,以北京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