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艾滋病肠道免疫机制及过度活化机制的相关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应用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探讨以下两方面内容:1.探讨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肠淋巴归巢的相关机制,从肠道粘膜免疫角度寻找中医药干预艾滋病的治疗策略。2.探讨补肾健脾解毒法对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影响的机制。方法:实验猴成功造模后,进行常规检测:体重、血常规、血生化、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以及血清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COR(皮质醇)和β2-MG(血清β2微球蛋白),证明猴子已具备了脾虚证和肾虚证的特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肠相关淋巴组织活化情况及肠淋巴归巢受体表达研究:共16只实验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本实验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探讨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艾滋病猴的肠淋巴归巢机制及干预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机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对猴模型回肠组织中的肠淋巴归巢相关受体α4β7、CCR9、αEβ7、CD62L及肠淋巴组织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CD62L血浆浓度变化。2.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肠淋巴归巢受体表达研究:共15只实验猴,均经静脉感染SIVmac239,成功造模,随机分为三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5只猴。①探讨艾滋病猴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情况、肠淋巴归巢相关受体αEβ7、CCR9表达情况、CD62L血浆浓度变化情况;②深入探讨补肾健脾解毒法对艾滋病猴的免疫活化、肠淋巴归巢相关受体表达、CD62L血浆浓度变化、肠道炎症相关因子LPS变化的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分子HLA-DR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分别检测CD62L血浆浓度及LPS的血清浓度;检测时间点分别为感染前、给药前(感染11周)、给药2月及停药2月后的变化情况。结果:1.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对艾滋病猴肠粘膜淋巴组织CD69表达影响模型组10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回肠组织CD69分子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0);用药5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CD69分子表达下降(P=0.032);用药100天与模型100天组比较,CD69分子表达显著下降(P=0.01);治疗100天与治疗50天比较,CD69分子表达显著升高(P=0.01),但是却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表达量(P=0.01)。2.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对肠淋巴归巢受体表达影响2.1回肠组织肠淋巴归巢受体CCR9分子表达情况模型组10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回肠组织肠淋巴归巢受体CCR9分子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5);用药5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CCR9分子表达显著下降(P=0.003);用药100天与模型组100天比较,CCR9分子表达下降(P=0.040);治疗100天与治疗50天比较,CCR9分子表达显著升高(P=0.000),但是却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表达量(P=0.000)。2.2回肠组织肠淋巴归巢受体αEβ7分子表达情况模型组10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回肠组织肠淋巴归巢受体αEβ7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3);用药5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αE β7表达显著下降(P=0.008);用药100天与模型组100天比较,αEβ7表达下降(P=0012);治疗100天与治疗50天比较,αEβ7表达显著升高(P=0.000),但是却低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表达量(P=0.0012)。2.3回肠组织肠淋巴归巢受体α4β7分子表达情况模型组10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回肠组织肠淋巴归巢受体α4β7分子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2);用药5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a4B7分子表达下降(P=0.011);用药100天与模型组100天比较,a4β7分子表达显著下降(P=0.000);治疗100天与治疗50天比较,a4B7分子表达差异不显著,但是却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表达量(P=0.000)。2.4回肠组织肠淋巴归巢受体CD62L(L-选择素)分子表达情况模型组10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回肠组织肠淋巴归巢受体CD62L分子计数有下降趋势(P>0.05);用药50天与模型组基线点比较,CD62L分子计数显著升高(P=0.004);用药100天与模型组100天比较,CD62L分子计数显著升高(P=0.002);治疗100天与治疗50天比较,CD62L分子计数差异不明显,但是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表达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CD62L分子阳性总面积治疗100天比治疗50天显著升高(P=0.041)。3.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对外周血CD62L的影响在中国恒河猴感染SIV的急性期CD62L血浆浓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感染8周到达一个高峰期。本研究发现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后,能够抑制CD62L血浆浓度的骤然升高(P=0.048),使CD62L血浆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低水平状态。4.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对艾滋病猴外周血T细胞HLA-DR分子表达的影响在补肾健脾解毒法中药治疗停药2月后能够提升CD4百分比(P=0.04);下调CD4+HLA-DR+百分比、计数及CD4+CD45+HLA-DR+百分比,P值分别为0.05、0.04、0.02,均有统计学意义。5.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艾滋病猴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αEβ7, CCR9分子研究结果CD4+αEβ7+、CD4+CCR9+在SIV感染1周后,均出现骤然升高,随后逐渐下降,但在感染7个月时又骤然上升。本实验研究发现,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艾滋病猴模型,可以抑制CD4+CCR9+及CD4+αEβ7+骤然升高的趋势;使CD4+CCR9+、CD4+αEβ7+T细胞亚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6.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对艾滋病猴肠道炎症因子LPS的影响对照组:LPS血清浓度,在感染6个月内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用药2月后,补肾健脾解毒法高剂量及低剂量治疗组LPS血清浓度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但停药2月后,三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给药2月后LPS血清浓度比感染后降低(P<0.05)。结论:本论文研究结果提示补肾健脾解毒法干预对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的影响:1、能够抑制或下调外周血周CD4+T细胞、初始CD4+T细胞及回肠组织T细胞的过度活化,达到免疫保护的作用。2、能够干预肠淋巴归巢,促进初始T淋巴细胞的肠淋巴归巢,抑制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肠淋巴归巢。3、能够降低肠道炎性因子LPS的血清浓度,从而改善或抑制肠道炎症、抑制肠源性感染及过度的炎症免疫反应所造成的的免疫系统的毁灭性破坏。4、致使作为HIV-1感染的消化道受体“整合素α4β7”表达的下降,从而能够降低HIV-1病毒的感染力和播散力,改善肠粘膜的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1.研究背景和目的虽然全球癌症总的发病及死亡率显出令人鼓舞的下降势头,但是,胃肠道肿瘤仍是一种顽固的癌症,其中大约2/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胃肠道肿瘤发生数占到了全
互联网科技发展迅猛,互联网信息繁杂,如何针对特定兴趣的用户投放相关广告,提高广告回报率是目前学术界及商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挖掘某大学城交友网站用户网络行为,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凸显,违法犯罪活动持续高发,对敌斗争局面也日趋复杂,各地公安机关为了更好地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纷纷招录辅警以缓解
目的: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iod2-related factor2, Nrf2)为细胞内异源性有毒物质及氧化应激的感受器,是对抗异源性物质及氧化损伤等防御机制中的关键转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步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在许多国家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味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CITP)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症候、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
目的:了解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诊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现状,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使用特点,为急诊患者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月~12月间天津市
研究目的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不仅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构成威胁。如何控制医院
每个学生都有差异,由于生活环境、物质、文化及其心智成长程度和前期的学习积累不同,在学习阶段所表现的个体差异也不同,这也是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社会进步和发展需
本篇设计说明涉及的安宁玫瑰庄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草铺镇,是云南昆明影鑫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芳香产业特色下的都市农业庄园项目,名为安宁玫瑰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