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水平与母婴不良结局的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及糖代谢正常的非GDM孕妇分娩前血清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等相关指标的研究,追踪其分娩期间病史资料,记录母婴不良结局指标,分析GDM患者分娩前GA水平与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以通过对妊娠期GDM孕妇GA水平的控制达到尽可能减少其临床母婴并发症的目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331人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段产科分娩的糖代谢正常的孕妇366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标准诊断GDM,收集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姓名、年龄、孕周、既往孕次、是否有不良孕产史、家庭住址等),回顾式分析GA、FPG等相关指标,根据住院病史资料,收集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如GA、FPG、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等)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组间两两比较;计数资料(如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数)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对两组间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两组孕妇分娩前GA与FPG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P<0.05考虑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1.孕妇一般资料情况:GDM组产妇的平均分娩年龄、既往怀孕次数较正常对照组高,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分娩时的孕周、既往发生不良孕产史指标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2.血糖描述指标:GDM组产妇分娩前测得GA、FP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两组产妇分娩前GA与FPG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GDM组和正常对照组孕妇分娩前的GA与分娩前FPG均呈现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0、0.310,均p<0.05)。3.两组间母婴并发症情况:GDM组孕妇子代出生体重较正常对照组高,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将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定义为巨大儿,对子代出生体重进行分层筛选,结果显示,GDM组孕妇所分娩的子代发生巨大儿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在其他母婴并发症指标(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间并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4.GDM组不同GA水平下母婴并发症的情况:将GDM组孕妇按照GA中位数分为高GA组(GA≥10.33%)与低GA组(GA<10.33%)。高GA水平组剖宫产(56.6%)、早产(8.4%)、胎膜早破(21.1%)、妊娠期高血压(21.1%)、新生儿体重(3.5±0.5kg)、巨大儿(15.7%)、胎儿窘迫(13.3%)、死胎(1.2%)的发生率均高于低GA水平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低GA组。两组间只在剖宫产(x2=4.133,P<0.05)、妊娠期高血压(x2=7.264,P=0.007<0.05)、以及新生儿胎儿窘迫(x2=4.902,P<0.05)的发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GDM患者分娩前GA及FPG较正常对照组高;2.GDM患者剖宫产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子代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较对照组高;3.当GDM患者GA≥10.33%时,发生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窘迫率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脊柱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与ACDF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病例,其中24例行脊柱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内镜组),26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组)。收集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术前、末
学位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stroke,LAAS)患者中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发生率、分布位置,并对LAAS患者中CMBs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从而预防CMBs发生,为降低LAAS患者的发生率及出血转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大学咸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指由各种原因的脑血管病变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迅速出现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目前治疗最有效的途径是及时恢复脑血流供应挽救缺血的脑组织。随着卒中患者闭塞血管的再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少患者因之预后不良。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氧化、硝化应激、炎症反应、凋亡坏死及自噬等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其具体机制迄今未明。miRN
学位
目的:分析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以及侧支循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行经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136例,按照纳排标准从中筛选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长期运动、既往口服他汀类及抗血小板类药物,以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研究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社交障碍是其核心症状之一,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已知遗传因素是ASD发病的重要因素。Shank3基因是ASD的一个高风险基因。小鼠超声发声(ultrasonic vocalizations,USVs)是小鼠发出的频率大于人耳可听到的最大频率(20 k Hz)的叫声,被认为是小鼠之间交流的一种
学位
学位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人格特征及部分预后指标;分析出院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格特征分布特点及各维度量表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人格出院时与出院后第6个月的人格各维度量表变化情况、预后指标得分情况;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为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学护理和改善其心身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延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