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分方程模型的基因调控网络稳定性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及DNA芯片技术的的出现,使得对基因调控网络的测定成为可能。基因调控网络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因此,对基因调控网络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吸引的高度的关注。基因调控网络也成为人们理解基因和蛋白质是怎样运作来形成一个可以表现出各种生物功能的复杂网络的关键。基因调控网络是一个描述主要的基因产物,如mRNA和蛋白质之间高度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生化系统,自然可以用动态系统模型来建立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有一些计算模型被用来研究基因调控网络的动态行为,如:布尔网络模型,贝叶斯网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在微分方程模型中,变量是作为连续值的mRNA和蛋白质等基因产物的浓度,同时微分方程模型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研究结果。作为一个动态系统,那么考虑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研究也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的研究着眼于一类微分方程模型描述的基因调控网络,它的调控函数为具有SUM调控逻辑的非线性方程,讨论它的解的存在性及其稳定性,同时考虑了生物系统的时滞和不确定性对于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判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在一方面,我们首先对于基因调控网络的解的存在性进行分析,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讨论了具有连续时变时滞的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并且改进了现存的一些研究结果对于时变时滞导数的要求,扩展了结果的应用范围。同时,考虑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如模型误差,外部摄动和参数波动这样的不确定性对于系统的影响,我们也讨论了具有参数不确定的基因调控网络的鲁棒稳定性,得出了一些稳定性判据。这些结论都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形式给出。令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目前对于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都是基于Lyapunov意义下的稳定性分析,但在实际的生物系统中,有时系统可能不是单稳态,因而,需要更加合适的稳定性概念来研究多稳态系统。不同于Lyapunov稳定性,Lagrange稳定性是关于整个系统所有解的有界性,而不是某些平衡点的稳定性。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研究基因调控网络Lagrange意义下的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在本文中,我们首次研究了基因调控网络在Lagrange意义下的全局指数稳定,并给出了几个判断全局指数稳定集的准则。最后,结合自己所作的工作,对本文做了总结,并展望了今后关于基因调控网络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L-茶氨酸检测和茶叶判别分析的重要性,以及拉曼光谱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应用,针对目前各种检测分析技术都存在着不足,我们提出了发掘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检测方法,并开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材编著存在着“重初级、轻中高级”和“重汉字技能培养、轻汉字知识传授”的情况。中高级阶段汉字知识教材不仅数量少,而且研究十分有限。《汉字教
目的:本研究以培肾种玉方为阳性对照组,评价培肾种玉方治疗肾阴虚型AsAb阳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与临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本研究所观察
<正> "青年与农村"同盟会时期,中国的革命者曾经受到俄国社会革命党人的恐怖主义宣传的重要影响。而李大钊则不同,他被俄国民粹主义早期"走向民间"的运动所吸引,欣赏在那些试
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过程中提出的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原则,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他关于毛泽东"功绩
为了提高导弹制导过程的鲁棒性,往往引入滑膜变结构控制理论来设计制导律。首先建立了弹目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引入滑膜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经典比例导引律的变结
利用数论的知识,研究非十进制的回文数的相关性质,推广了Luca和Togbe[1]的结果,得到更一般的结论:使得4k+2进制回文数(4k+2)^n&#177;1也是二进制回文数的n仅有有限个.
伴随着乌鳢养殖业的发展,乌鳢苗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单靠捕捞野生苗种来养殖,不仅数量少.供应无保障,而且质量差,规格不整齐。因此人工繁育乌鳢苗种已成必
李清照研究在 2 0世纪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果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将李清照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有必要在文化学的视野中 ,全方位认识“李清照现象” ;在时代与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有效地使每一名学生在各自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