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共轭半导体材料的光伏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未来发展途中遇到的重大难题。对太阳能、氢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或将成为解决困境的绝佳机遇。探索新材料科学,开发新技术,开发廉价、易得的能源,是当今科研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氢能具备热值高、无污染等特点,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清洁能源。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广大科研工作者纷纷投入有机太阳电池与光催化制氢等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机太阳电池具有质轻,柔性,可溶液加工,可大面积生产的特点,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2015年以来,对新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使得有机太阳电池的发展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20年,基于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有机光伏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8%。另一方面,光催化制氢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光照分解水,获取氢气,在开发氢能上独具优势。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的光催化剂是目前光解水制氢领域亟待突破的难题。由于有机共轭半导体材料具有化学结构多样,性能易于调控等优点,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围有机太阳电池和光催化制氢,通过对有机共轭分子结构、能级、聚集态的调控,探究材料结构-性质的关系,并将材料成功应用于有机太阳电池和光催化制氢中,讨论其内在工作机理。论文第二章中,制备了四种小分子受体材料(BTIC-OEG-Cl,γ-γBTIC-OEG-Br,β-γBTIC-OEG-Br和β-βBTIC-OEG-Br),其中三种小分子互为同分异构体。通过化学表征,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并探索了分子结构与光学、电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将四种材料应用于有机太阳电池中,并通过系统的表征,优化光伏器件。结果表明,BTIC-OEG-Cl具备更加红移的吸收光谱,更充分的电荷分离效率和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从而获得13.46%的能量转换效率。进一步的,四种小分子材料在光催化制氢中都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催化制氢效率最高可达到优异的36.45 mmol g-1h-1。开拓了有机共轭材料应用的新思路。论文第三章,成功构筑了全新的基于电子给体/电子受体多组份材料光催化制氢体系。通过合成了四种小分子材料IDT-4-Roh,IDTT-4-Roh,IDT-4-Roh-CN和IDTT-4-Roh-CN,并选择与一种具有亲水性侧链的聚合物P4EOBDT-TTE匹配应用于光催化制氢中,取得了远超单一材料体系的催化性能。其中,在IDT-4-Roh:P4EOBDT-TTE=95:5的多组份体系中,最高催化制氢效率达到44.98 mmol g-1h-1。进一步的,通过对单/多组份体系在响应光电流、电化学阻抗、光致发光等方面的测试,深入探寻了产生催化制氢效率差异的原因。论文第四章,设计合成了四种基于卟啉结构的共轭聚电解质(PPF-H-Br,PPF-PPF-Ni-Br,PPF-Cu-Br和PPF-Pt-Br)作为光催化剂用以光催化制氢。在聚合物中引入季铵盐基团,有效地提高了分子的亲水性。结果发现,由不同金属原子配位的卟啉结构对光催化制氢性能会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金属Pt为中心配位金属合成的PPF-Pt-Br可以显著提升光催化制氢效率,最高达到37.9 mmol g-1h-1。PPF-Pt-Br的高催化反应活性可以归因为其高激子产生效率,较小的电荷传输电阻,更强的与水分子和助催化剂间的相互作用等。论文第五章,针对第四章中共轭聚电解质材料吸收峰较窄的问题,尝试通过拓宽材料的吸收光谱,促进为光催化制氢反应的进行,制备了两种聚合物材料PPDPP-Zn和PPDPP-Cu。通过在聚合物中引入DPP共聚单元,使得聚合物具有宽吸收,充分利用可见光能量;通过将炔键引入卟啉分子两侧,有效降低共聚单元间的空间位阻效应,使聚合物结构单元更加平整。采用F127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将聚合物材料制成微球结构,稳定的分散在水中。PPDPP-Zn的催化制氢效率可以达到2.67 mmol g-1h-1。
其他文献
为提高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质量,在分析“课堂—现地—网络—部队”四环联动军事地形学实战化教学模式内涵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教学导向、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平台、教学团队6个方面,构建四环节联动的军事地形学实战化教学模式,指出该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重点把握观念更新的同步性、学员学习的自主性、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为实现为战教战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我国旧城更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更新面临日益严峻的文化传承压力。城市历史环境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新建建筑的介入不可避免要回应文化的传承问题。在全球文化趋同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话语权的回归与本土意识的觉醒是我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内在追求,而这一追求对城市历史环境中的新建建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城市历史环境中的新建建筑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新建建筑实现文
乏氧是实体瘤的重要特征,不仅会导致肿瘤的复发、转移和耐受,还会造成同一病灶部位的肿瘤细胞表现出异质性,是肿瘤治疗的主要屏障之一。因此,开发针对肿瘤乏氧微环境的智能纳米药物,对提高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们针对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特征,设计并构建了三种尺寸可变的纳米递送系统,将不同治疗剂分级递送到肿瘤的不同区域,从而显著提高乏氧肿瘤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1)实体瘤内常氧和乏氧微环境中的
对于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经多糖提取后产生的大量余渣,目前还没有其高值化利用的相关报道。猴头菇加工余渣中除了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以外,最主要的成分是一种不可溶于水的特殊多糖—几丁质。几丁质作为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类生物聚合物,具有可再生、可降解和安全无毒等特性,在食品、材料、环保、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猴头菇加工余渣中的几丁质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其阻燃特性大大减少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火灾发生的风险,但由于其环境持久性和毒性也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极高的风险。光降解是PBDEs在自然环境中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的有毒光降解中间产物包括脱溴产物和多溴二苯并呋喃(PBDFs)类产物。然而,对于这些中间产物的生成机制和转化过程,目前尚不清楚。在日趋严重的PBDEs污染的背景下,PBDEs的处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水环境安全。过硫酸盐(persulfate,PS)高级氧化技术通过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可有效去除DMP。MOFs(metal organic frameworks)是一种高效的PS催化剂,然而将MOFs应用于高级氧化水处理的研究刚刚起步,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自
有机硅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耐老化性等,这使其在军事、航空航天、人造皮肤、医疗卫生、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有机硅弹性体多为共价交联型,难以重复加工使用。热塑性材料的开发不仅可提高资源的重复使用率和扩大资源再生来源,而且使材料可采用多种加工方式成型并提高生产效率。针对少有有机硅热塑性弹性体这一问题,本论文将以反应动态共混和化学合成的手段制备具有高力学性能和多功能性
中国传统亭建筑作为独特的建筑类型之一,是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古代礼制政治教化、风俗文化建构的文化载体,亦是民众园林游赏生活展开的审美场所。宋代亭建筑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亭建筑的营建思想、文化意蕴、游赏审美活动与特征等内容,对总结完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智慧经验、对传统城乡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以及对当前公园城市战略思想的实施有借鉴意义。宋代亭记是记录亭建筑修建事件、游居活动、修建动因等内
红甜菜(Beta vulgaris)营养价值丰富,包含酚酸、黄酮、甜菜色素、维生素、氨基酸及无机盐等物质。随着近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红甜菜在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的功效逐渐被人们发现。本文在研究红甜菜的过程中,发现其有效活性成分主要是杂环酪氨酸衍生色素——甜菜红素。但因化学结构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甜菜红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研究甜菜红素的稳态化技
由于具有耐污闪性能好、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复合绝缘子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输电线路。然而,电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输电线路需要跨越高海拔、高湿、覆冰(雪)等气候多变区域,容易导致绝缘子覆冰。其中,雨凇覆冰具有硬度高和附着力强等特性,更容易引发绝缘子冰闪,是对电网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种覆冰类型。传统绝缘子覆冰监测方法有紫外成像、泄漏电流、杆塔图像监测和无人机巡视等,存在摄像头易被遮挡、雨雪天无人机无法起飞、电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