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溴联苯醚的光降解行为和机制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y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其阻燃特性大大减少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火灾发生的风险,但由于其环境持久性和毒性也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极高的风险。光降解是PBDEs在自然环境中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的有毒光降解中间产物包括脱溴产物和多溴二苯并呋喃(PBDFs)类产物。然而,对于这些中间产物的生成机制和转化过程,目前尚不清楚。在日趋严重的PBDEs污染的背景下,PBDEs的处理技术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其中,基于金属催化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M/Ti O2)的光催化脱溴技术因具有降解程度高、降解速率快和可以利用自然光等特点而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但金属催化剂在PBDEs脱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以18种低溴代联苯醚(溴原子个数≤4)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甲醇溶剂中PBDEs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完整脱溴路径以及转化成PBDFs的规律和机理,阐释了M/Ti O2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的降解机理并对比了不同光催化材料的优缺点。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BDE-47系列(即BDE-47以及其理论脱溴产物)、2,4,5-三溴联苯醚(BDE-29)系列、2,3’,4-三溴联苯醚(BDE-25)系列和2,3,4-三溴联苯醚(BDE-21)系列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阐释了BDE-47、BDE-29、BDE-25以及BDE-21在甲醇溶剂中完整的脱溴路径。结果表明,PBDEs的光降解脱溴过程在其邻、间、对位溴原子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先顺序;在甲醇/水体系中PBDEs的光降解速率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对降解产物监测发现PBDEs的降解机理由脱溴作用逐步转变为非脱溴作用。(2)通过对比不同溴代程度和溴代位置PBDEs的光降解中间产物,发现邻位溴原子在PBDEs光降解转化成PBDFs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不含邻位溴原子的PBDEs在光降解过程中不能生成n BDFs(n≥1,n代表BDE分子上溴原子个数)或(n-1)BDFs(n≥2),但可以通过脱溴作用先转化为联苯醚(DE),再由DE的光降解转化成二苯并呋喃(DF);含邻位溴原子的n BDEs可以通过脱去邻位的溴原子和另一个苯环上邻位的氢原子生成(n-1)BDFs。同位素溶剂实验以及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PBDEs通过接收光子生成PBDEs激发态进而使得邻位的C-Br键均裂生成一个溴原子和一个(n-1)BDE自由基,此自由基通过攻击另一个苯环上邻位的碳原子进而相连,最后解离出此碳原子上多余的氢原子生成(n-1)BDF。(3)通过合成零价金属(Pd、Pt、Cu和Ag)催化剂改性的Ti O2的光催化材料,分析了甲醇中BDE-47光催化降解效率、路径。结果表明,当Ti O2负载了零价金属后,其光催化降解BDE-47的速率明显升。对BDE-47在这四种体系中的降解路径的分析发现BDE-47在Ag/Ti O2和Cu/Ti O2体系中优先脱去邻位的Br原子生成BDE-28,而在Pd/Ti O2和Pt/Ti O2体系中优先脱去对位的Br原子生成BDE-17;在Pd/Ti O2-H2和Pt/Ti O2-H2体系中,BDE-47的降解速率随着负载量的升高而升高,且脱溴路径都是优先脱去对位的Br原子生成BDE-17。上述现象表明,在Pd/Ti O2和Pt/Ti O2光催化体系中BDE-47主要通过活性氢原子转移发生脱溴降解,在Ag/Ti O2和Cu/Ti O2光催化体系中BDE-47主要通过电子转移发生脱溴降解。(4)四种金属(Pd、Pt、Cu和Ag)改性的Ti O2光催化材料对甲醇中BDE-47的降解均需要在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对于Ag/Ti O2和Cu/Ti O2体系,氧气的存在会捕获Ti O2表面富集的电子,抑制BDE-47的降解;对于Pd/Ti O2和Pt/Ti O2体系,加氢催化实验表明氧气也可以捕获活性氢原子。Pd/Ti O2和Pt/Ti O2体系降解BDE-47的脱溴程度和材料稳定性优于Ag/Ti O2和Cu/Ti O2体系。除了脱溴产物,在Pd/Ti O2和Pt/Ti O2体系中,还会生成DF,但在Ag/Ti O2和Cu/Ti O2体系中并没有发现DF的生成,这与降解机理的不同有关。此外,本研究还探究了2,4,5-三溴联苯(PBB-29)在Pd/Ti O2和Ag/Ti O2体系中的脱溴机制,结果表明其降解机理和BDE-47一致,即PBB-29在Pd/Ti O2体系中的降解以活性氢原子转移为主,而在Ag/Ti O2体系中的降解以电子转移为主。(5)使用Gaussian 16软件优化了209种PBDEs的分子结构,得到它们的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构型,并分析了分子结构和LUMO构型与能量的关系。结果表明,PBDEs的溴取代程度、取代位置和溴原子排列方式对其LUMO能量具有明显影响。使用TD-B3LYP/6-31G(d)优化PBDEs的激发态,发现其LUMO构型可以较好地预测PBDEs的脱溴路径,即PBDEs激发态的C-Br键反键轨道越大,PBDEs越倾向于脱去此位置上的溴原子。本论文所阐释的PBDEs在光降解下的脱溴路径和转化成PBDFs的规律和机理可以大大高我们认识其在环境中的光转化行为,为科学地评估其生态与环境风险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本论文还详细阐释了金属催化剂在M/Ti O2光催化降解PBDEs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比较了不同M/Ti O2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该理论和实践为卤代持久型有机污染物的脱卤处置方法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空间探索、资源勘探、医疗诊断、辐射监控以及安全检查等领域的需求急剧增长,闪烁材料在这些领域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中闪烁晶体性能最为优异,但其面临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加工苛刻以及难以制备高分辨率闪烁光纤阵列等现实情况,因而开发性能优异、成本可控、加工简单的新型闪烁材料愈发受到科研工作者地重视。闪烁玻璃因其工艺简单、组分可调、成本可控且可制备柔性光纤及高分辨闪烁光纤阵列等诸多优势
AlGaN基LED芯片是新一代固态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用途广泛、波长从深紫外到蓝光波段连续可调等优势,可用于医疗消毒、工业固化、植物生长、显示照明等各个领域,而这些新型应用场景对LED外量子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量子效率等于内量子效率乘以光萃取效率。内量子效率与材料晶体质量有关,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而光萃取效率是指射出芯片的光在光源总功率中的占比。因此,提高光萃取效率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
第二次量子革命已经蓄势待发,目前学者们对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这两大领域研究如火如荼.而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重要前提是准确获得量子系统内部参数以达到后续对量子系统进行控制的目的.量子参数估计正是一套关于量子系统中物理量的测量和推断的理论,其核心课题是利用测量数据获得未知物理量的高精度估计值,其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量子陀螺仪、量子频标、引力波探测、原子钟、量子成像以及量子雷达等领域.量子参数估计不仅是
钛合金因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近几年开发的高强韧TC27(Ti5Al4Mo6V2Nb1Fe)钛合金,由于强度高和韧性好,被广泛应用于轴、框架等主承力结构件,但这种材料属于难加工材料且耐磨性不足,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为了提高TC27材料的耐磨性能、抗疲劳性能等综合性能,本文提出在冷滚压(Surface cold rolling processing,S
猴头菇,亦称猴头菌[Hericium erincaceus(Bull.)Pers],是一种食药两用菌,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美食和中药之中。其中,猴头菇多糖被普遍认为是猴头菇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其具备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及体内抗肝损伤等多种功效。但是,截至目前,基于体外细胞模型研究猴头菇多糖及其改性物对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以猴头菇子实体为原料,分别制备了猴头菇的粗多糖(
在微电子制造领域,基于数字控制技术的按需滴定式喷墨打印等现代印刷技术具有非接触、直接图形化沉积、灵活自定义图形等突出优势,在大面积、低成本制造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因而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氧化物因其具备良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而作为核心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器件中,而研发适用于喷墨打印的氧化物墨水对于未来印刷电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印刷电子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打印制备
为提高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质量,在分析“课堂—现地—网络—部队”四环联动军事地形学实战化教学模式内涵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教学导向、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平台、教学团队6个方面,构建四环节联动的军事地形学实战化教学模式,指出该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重点把握观念更新的同步性、学员学习的自主性、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为实现为战教战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我国旧城更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更新面临日益严峻的文化传承压力。城市历史环境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新建建筑的介入不可避免要回应文化的传承问题。在全球文化趋同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话语权的回归与本土意识的觉醒是我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内在追求,而这一追求对城市历史环境中的新建建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城市历史环境中的新建建筑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新建建筑实现文
乏氧是实体瘤的重要特征,不仅会导致肿瘤的复发、转移和耐受,还会造成同一病灶部位的肿瘤细胞表现出异质性,是肿瘤治疗的主要屏障之一。因此,开发针对肿瘤乏氧微环境的智能纳米药物,对提高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们针对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特征,设计并构建了三种尺寸可变的纳米递送系统,将不同治疗剂分级递送到肿瘤的不同区域,从而显著提高乏氧肿瘤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1)实体瘤内常氧和乏氧微环境中的
对于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经多糖提取后产生的大量余渣,目前还没有其高值化利用的相关报道。猴头菇加工余渣中除了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以外,最主要的成分是一种不可溶于水的特殊多糖—几丁质。几丁质作为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类生物聚合物,具有可再生、可降解和安全无毒等特性,在食品、材料、环保、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猴头菇加工余渣中的几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