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机制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贫困表现方式呈现多样性,由收入型贫困转变为收入型贫困与支出型贫困并重,支出型贫困成为当前贫困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有效解决支出型贫困问题成为政府民生领域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乡低保”)作为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内容,缺乏对贫困表现方式变化的应对举措,主要表现为该制度的对象认定机制尚无相应的改进措施。因此,深入研究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问题,是完善贫困救助制度体系的前提,对于缓解我国城乡支出型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我国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包含认定标准和瞄准机制,将城乡低保作为解决支出型贫困的救助制度,这两方面应如何应对?围绕“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机制问题”这一主题,本研究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贫困表现方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导致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未来应如何优化城低保对象认定机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目标定位理论、政策网络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在论证将支出标准纳入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我国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问题、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并借鉴香港地区的实践经验,探索能精准识别支出型贫困对象的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优化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标准应增加支出标准。理论研究认为应以收入与支出标准来衡量贫困,收入标准反映基本物质资料的缺乏,而支出标准则反映出发展型资源的缺乏。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标准瞄准的是贫困对象,应随贫困衡量标准的变化而调整为收支双重标准,多个国家与地方的实践也验证了贫困及社会救助对象实行双重认定标准的合理性。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城乡低保存在悬崖效应,一方面证明了城乡低保对低保家庭的支出型贫困具有一定的减贫效应,说明城乡低保救助支出型贫困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凸显了制度的不公平性,即同等贫困程度的低保家庭与非低保家庭,前者因获得低保救助未来陷入支出型贫困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后者,从而论证了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标准增加支出标准的必要性。第二,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瞄准效率相对较低。已有文献认为我国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的瞄准效率不高,但是在缺乏参照前提下得出的结论。本研究基于家庭贫困程度的差异构建了体现贫困敏感性的覆盖率和误保率指标,并分别以最小二乘回归、SVR等模型构建的代理家计调查法为参照基准,研究我国城乡低保对象认定的瞄准效率。结论显示,代理家计调查法的瞄准效率优于城乡低保的瞄准方法,特别是基于SVR的代理家计调查法的预测结果,在各类样本组的所有指标中均具有最优表现。第三,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认定标准和瞄准机制存在问题。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导致城乡低保的悬崖效应与瞄准效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在于认定标准设置和瞄准机制的不合理。在认定标准设置上,收入标准与家庭财产标准设置的缺陷,以及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支出标准的缺失,导致无法认定事实贫困对象,从而产生悬崖效应;瞄准机制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问题与基层行政执行偏差上,具体包括数据共享困难、核对人员能力还不能适应当前核对工作的需要、人情保、维稳保及评选民主化虚设等问题。第四,导致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问题的原因为政策网络内多元主体利益冲突。基于政策网络理论分析,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问题是由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政策社群内以及地方政府间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造成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标准设置的缺陷,地方政府间网络内的各类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考量造成了居民家庭经济核对机制的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地方政府间网络以及议题网络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造成了基层政策的执行偏差行为。第五,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机制需进一步优化。需进一步探索全方位的、衔接紧密的、可操作的优化措施来提升城乡低保对贫困家庭瞄准的精准度。在现有城乡低保制度的基础上,优化思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对象认定标准方面,以民众利益为公共政策制定目标,减少博弈,将支出标准纳入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标准中,设计合理的刚性支出项目与资格认定方案;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方面,依托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加强居民家庭经济核对机制建设;在基层行政管理方面,完善基层执行者的激励机制,平衡工作压力等;最后,对其他配套措施进行优化改进,包括出台社会救助法律以提高民众的违法成本、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以及城乡低保监督机制的完善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特征以及细菌和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菌群紊乱对RA发生发展的影响,寻找改善RA发生发展的可能途径。探究筛选出的差异菌的代谢产物——丁酸的作用。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丁酸钠对RA模型鼠的治疗作用,以及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
自朝鲜战争交战双方代表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之日起,朝鲜半岛一直处于一种基于停战协定而不是和平协定的临时休战状态。近七十年来,朝鲜半岛停战机制作为冷战“遗留”的产物,在维持朝鲜半岛南北分治,防止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方面虽然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作为对朝鲜半岛局势变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美朝关系却并没有伴随着冷战的结束而得到实质性的缓和。90年代初期“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至今
产权与治理是一对伴随人类社会产生发展而不断演进的社会关系。因地生利、因利而异、因异而乱、因乱而治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产权治理的基本路径。以公共林地为代表的公共产权扮演着影响乡村社会内部秩序的双重角色,即一方面,围绕公林进行的各类生产经营实践成为了构成并维持乡村内部公共内聚秩序的产权基础;另一方面,乡村社会成员围绕公林的用益实践导致了不同形式的利益分化与社会冲突,公共山林长期了成为村寨社会中的“
王夫之对中国古代学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总结。他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就是这一学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夫之对儒学思想的认识,核心便是儒学道统中的中道思想。所谓“中道”,指的是完全符合道,没有不符合道的情况。他认为时代世变与学术上的空虚与俗论密切相关,并力图清理出偏蔽,试图通过“中道”的树立,为“治道”的实现建立学术基础。王夫之对宋明理学主题的理解,得出了重新建立起儒学的“中道”思想的结论,他批判理
随着“走出去”进程的推进,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已达4.5万家,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全球80%以上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国的投资。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国际化给企业带来一定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同时,也迫使企业面对更加复杂的制度环境以及非市场挑战,对于实现制度嵌入和海外生存提出了更高的合法性要求。作为特定的非市场战略,
学位
2005年《公司法》修订时首次确立了股东会决议瑕疵之诉,1对于决议效力认定中的诸多问题,公司法却未作出正面回应,加之决议性质长期未定,导致我国股东会决议效力认定规则欠缺统一的逻辑基础。2018年《民法总则》出台,确立了决议的法律行为属性,这不仅使法律行为的类型及理论得到完善,更丰富了公司自治理论。公司自治是公司私法属性的彰显,也是历次公司法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公司自治经历了从最初的独立法人资格,到公
对于板内构造变形方式和演化过程的研究是目前地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天山作为远离板块边界的板内造山带,构造运动强烈,变形样式复杂,地震活动频发。新生代天山变形主要以南北向挤压缩短为特征,其变形主要为山前逆冲断裂和山体内大型走滑断裂调节和吸收。GPS观测数据结果显示横跨西天山的缩短速率达20 mm/yr,缩短速率向东逐渐减小,至天山东部地区仅为3-5 mm/yr。缩短速率的显著差异暗示东西天山具有
背景:细菌、真菌、病毒广泛存在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各个生理腔道,其中,肠道菌群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最为系统,菌群失衡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致病菌可通过细菌毒素的增加、炎症因子对免疫抑制微环境的重塑、细菌代谢产物或相关酶的作用,影响肿瘤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另外,临床病理检测到共生细菌还存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胰腺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内部。肿瘤内浸润的细菌可通过直接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