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构件阻尼特性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w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尼是工程结构固有的动力特性之一。结构的阻尼对于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柔性结构。实测是获取结构阻尼比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实测结果离散性大、随机性强,因此,国内外的规范标准大多采用常阻尼比模型。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具有非线性性质,其中针对弹塑性工作阶段阻尼比非线性特性的研究成果较多,而针对弹性阶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一般认定结构在弹性阶段的阻尼比为常数。但是,已有部分研究表明,即使在线弹性阶段,结构的阻尼比也会发生变化而非定值。因此,准确、合理地确定结构的阻尼特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探索阻尼的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为了探讨结构在线弹性阶段的阻尼特性,本文采用材质相对均匀、结构较为简单的钢悬臂梁构件为试验对象,通过悬臂梁自由振动试验,研究阻尼比的变化规律。首先设计制作了8根相同的矩形截面悬臂梁构件(计算长度为1m,截面尺寸为30mm×8mm)。并根据国家标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GB/T228.1—2010)规定的试验方法对悬臂梁构件的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到了悬臂梁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然后基于材性试验的试验结果,设计了悬臂梁自由振动试验方案。最后采用自由衰减法对悬臂梁构件进行不同初始振动幅度下的自由振动测试,识别不同振动幅度时悬臂梁的阻尼比。  论文研究了结构构件在自由振动下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线弹性范围内阻尼比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  1、对比各根悬臂梁之间的前三阶振动频率可以发现,虽然各构件间的频率有些差异,但总体而言基本符合对照试验要求,因此本次对照试验的设计基本成功;  2、整个阻尼性能试验过程中,悬臂梁构件的应变在0με~919.9με范围内变化。由悬臂梁构件材料拉伸试验得到其弹性模量为214703.299N/mm2、抗拉屈服强度为295.379MPa(对应应变的量级为104με)。对比发现,试验中悬臂梁构件的应变变化范围远小于屈服时的应变,故悬臂梁的变形一直处于线弹性的范围内;  3、线弹性范围内,在振动初始应变处于0με~919.9με范围内变化时,阻尼比在0.0012~0.0027的范围内变化。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可得:悬臂梁的阻尼比以0.001543为初始值,并随应变的增加以0.001107的斜率线性递增;  4、线弹性范围内,对于均质材料(钢材)的构件来说,其阻尼比是随着振动幅度的增加而线性递增。
其他文献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长81.7km,最大埋深近2000m,属于大埋深超长隧洞。由于秦岭造山带复杂的运动历史,区域内存在着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对隧洞的稳定性有不利的影响,理论研究和经验分
对于盖挖逆作基坑,工程桩制约了坑底土的回弹,造成桩周、桩间和地连墙等不同位置的坑底回弹量不同,同时桩柱上部受水平的结构梁板约束,因此坑底土卸荷回弹会使不同位置的桩柱
持续荷载效应是导致古木构件强度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研究古木结构耐久性问题时,对木构件的持续荷载效应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研究及有限元
现在紧跟着工程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步伐,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迅猛势态。在所有的基础结构类型当中,桩基础以其优良的结构使用性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但桩基础工程
在深基坑工程实践中,由于岩土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理论还不够完善,基坑监测是保障基坑工程安全实施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工程
风荷载是空气流动时对工程结构表面产生的作用,是结构的重要设计荷载,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耸结构、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屋盖等。对建筑结构风荷载的研究是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一个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边坡稳定分析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岩土体性质参数的复杂性、多变性、随机性等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在定值分析方法中会有诸多
通风双幕墙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和采光性能,极大的改善了建筑的舒适度并且节约能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舒适度和绿色环保的重视,双幕墙的应用日渐增多。由于外层幕墙设有一
损伤力学发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损伤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在Euclid空间中,将材料的几何缺陷作为物理缺陷,并体现在物理方程中。其基本的思路一般是先选取一个
本文采用岩石的声弹性理论来研究受远场应力作用下无穷大各向同性岩体内的钻孔周边的定量声弹关系,作为地应力测量的声弹法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发展声弹法测量地应力的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