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优良菌株选育及其高产栽培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菇是一种具有良好口感及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药用菌,在江西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且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作为主栽食用菌,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就需要优质高产菌种;茶树菇菌种现今主要以固体菌种为主,相比而言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快捷、菌龄一致,可以更好地适用于规模化生产。因此,本研究选育出优良高产菌株杂交融合并进行了液体菌种制备、栽培品比,结果如下:(1)通过对9株不同来源的茶树菇菌株生长速率测定、产量及亲缘关系分析,JFRL 01-125的白色性状,JFRL 01-126和JFRL 01-129菌丝培养生长速度快,JFRL01-125、JFRL 01-126首潮生物转化率高,并且这三株茶树菇具备较远的遗传距离,因此选择这3株菌株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菌株。(2)初筛得16株杂合菌株可在菌丝生长、吃料阶段缩短时间。ISSR分子标记分析16株融合菌株以及亲本选取遗传距离较大的融合菌株进行复筛及栽培。(3)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茶树菇液体摇瓶发酵工艺。结果显示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黄豆饼粉0.3%、KH2PO4 0.05%、Mg SO4 0.15%;发酵条件为初始p H6.5、接种量10%、装液量85 m L/250 m L、转速210 r/min、温度26℃。(4)通过对亲本和融合菌株的栽培品比显示,融合菌株Z-24、Z-33菌柄较粗壮,菌盖较小,液体菌种周期相对于亲本缩短7d,首潮生物转化率分别提升了2.65倍、9.75倍,因此融合菌株Z-24、Z-33可用于生产菌种。
其他文献
赣南脐橙荣获“中华名果”等称号,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江西赣州农业的第一支柱产业。然而,黄龙病、衰退病等病害给脐橙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病害早期检测在果园防控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理化方法难以实现病害的快速检测。基于此,研究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高光谱图像技术的赣南脐橙典型病源光谱学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健康、黄龙病、缺素和衰退病四类赣南脐橙新鲜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四类赣南脐
学位
甾体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是临床上重要的药物来源。微生物对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作用,让一些转化产物展现出与底物不一样的生理活性,是潜在的新药发现途径。筛选出具有转化能力的菌株,并分离出有潜在药用价值的转化产物,对甾体药物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从菌株的筛选、转化产物的鉴定及活性研究、转化条件的改进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以胆固醇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出转化能力强的3株WHX13
学位
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DAPDC)是PLP依赖型脱羧酶,特异性对二氨基庚二酸的D-立体中心的羧基进行脱羧作用,生成赖氨酸。本研究以蓝杆藻ATCC51142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ce1351基因,构建了pET28a-cce1351表达载体,转化进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后,通过偶联酵母氨酸脱氢酶验证了cce1351蛋白具有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的功能,并对cce13
学位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铝(aluminum,Al)毒被认为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水稻的Al毒响应机理十分复杂。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调控水稻解Al毒机制的基因被克隆,但是水稻的Al毒响应机制还未完全阐明。H570是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父本,利用根相对伸长量(relative root elongation,RRE)判断其在苗期对Al毒敏感,因此,阐明其在Al毒胁迫下的基因表
学位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于感染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而引起的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厌食、脱水性下痢等。其致死率随着猪日龄的减小而增加,因此该病对于新生仔猪的致死率可以达到100%。自上世纪70年代首次分离出PEDV以来,该病毒已经严重打击了全球多个国家的养猪行
学位
硫氰酸盐(SCN-)是一种常见的金矿、纺织、印染和焦化工业污染物,有毒性、给生物安全带来危害。当前,针对硫氰酸盐废水的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常见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氧化、物理吸附以及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法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低成本的污染物处置方式,被认为是硫氰酸盐废水污染最有前景的修复手段之一。然而生物处理普遍存在耐受硫氰酸盐浓度低,解毒不彻底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效、耐高盐、解毒彻底的硫氰酸盐降解复
学位
在对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体与感染猪瘟、禽流感的牲畜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以及医疗诊断时,由于此类疾病传染性较强,需要采取安全卫生的非接触式的手段。生物雷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物生态行为探测技术,并将随着现代雷达探测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超宽带(UWB)生物雷达可以远距离监测到生物的生命体征、数量、方位等信息,其具有带宽极宽、传输速度快、分辨能力强、定位精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因此针
学位
α-酮戊二酸脱羧酶依赖辅因子TPP和二价金属离子的激活催化α-酮戊二酸非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半醛和CO2。该酶是蓝藻体内KGD旁路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将铜绿微囊藻来源的编码α-酮戊二酸脱羧酶的MAE_06010和Mi Abw_01735基因与分子伴侣p Tf16形成共表达体系,并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镍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得到大量可溶性蛋白,采用酶标仪和
学位
萜类化合物是存在于自然界最多的一类天然化合物,它是以异戊二烯(C5单元)为基本单元组成的化合物,一般包括半萜(C5)、单萜(C10)、倍半萜(C15)、二萜(C20)、三萜(C30)、四萜(C40)和多萜类(C>40)。迄今为止已被发现的萜类化合物已有80000多种,他们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在能源、香料、化工、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传统上萜类化合物的获取主要来源于从自
学位
桑椹是桑树的成熟果实,富含花青素、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多糖等功能成分。桑椹渣(Mulberry pomace,MP)是生产桑椹原汁后的副产物,其花青素含量、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等成分含量丰富,甚至高于桑椹果实,可以推测MP可能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良好成分,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本研究中将其用于功能性风味酸奶产品的开发,研究其对风味酸奶产品的理化特性及其质构的影响。以提高MP的附加值。详细内容如下所示: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