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LKB1表达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探讨LK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标本取自台州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手术切除组织样本,所有患者术前未接受化疗或放疗。实验组:甲状腺乳头状癌25例(再根据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对照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病灶旁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25例。
1.免疫组织化学:研究LK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和正常甲状腺组的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x2检验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和正常甲状腺组及不同生物学行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之间差异。
2.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肿瘤组与对照组中LKB1蛋白表达情况,使用ImageJ软件进行处理,比较两组间平均灰度值,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Real-time PCR:采用相对定量方法2-△△Ct计算LKB1mRNA在肿瘤组和对照组中的平均表达率,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LKB1阳性率为32%,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为84%。甲状腺乳头状癌组LKB1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x2=13.875,P<0.01),有统计意义。LKB1蛋白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及患者年龄等因素无显著性差异(x21=3.179,P1>0.05; x22=0.746,P2>0.05)。而LK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x23=6.625,P3<0.01),其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T3=77,P<0.01)。
2.Western blot: LK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分别是0.208±0.061和0.271±0.07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LKB1表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Real-time PCR:LKB1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为对照组的0.6481±0.1646,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LKB1mRNA表达明显降低,采用t检验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本研究证明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KB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普遍下调,且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LKB1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关,说明LK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成及淋巴结转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提示LK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起抑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