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焦吸附脱除烟气中SO和NO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_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如何经济有效的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了全世界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多种的脱硫脱氮方法,而活性炭法由于能够同时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附剂可以再生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活性炭的市场成本高,难以满足大规模使用的需要。寻找价格低廉而吸附效果好的吸附剂一直为各国研究人员所努力。基于生物质能有效利用的目的,我们提出了一种将生物质能利用与燃煤污染控制相结合的生物质能利用的新方法,在这一方法中生物质热解焦作为吸附剂被用来脱除烟气的SO<,2>和NO。本文中我们对生物质焦吸附SO<,2>和NO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中我们选用了8种生物质。为了解热解条件对焦样吸附性能的影响,制焦时采用了400℃、500℃、600℃、850℃等4个不同的热解温度,快速和慢速两种热解速度,和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等3种不同的热解保持时间。为了解生物质焦的结构特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表面形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其表面化学组成,采用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测量焦样的孔隙结构,得到焦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为了研究生物质焦的吸附效率,搭建了小型的实验平台,用生物质焦进行了分别吸附模拟干烟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同时吸附SO<,2>/NO的实验,用烟气分析仪记录模拟烟气中SO<,2>、NO浓度随时间关系曲线。将生物质焦吸附能力与活性炭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生物质焦吸附能力的影响。 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在制焦后,表面粗糙度提高,比表面积增大,孔隙更加发达。生物质焦样的FTIR曲线上主要有二氧化硅SiO<,2>、草酸根、炭酸根、羟基、甲基亚甲基的吸收峰;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焦样炭化程度提高,表面有机官能团含量减少。 氮吸附法主要测量中微孔部分的孔隙结构,而压汞法主要测量大孔和靠近大孔的部分中孔的孔隙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氮吸附法测得焦样比表面积差别较大,其值在0.1~400m<2>/g之间,压汞法测得焦样比表面积差别相对较小,其值分布在10~60m<2>/g之间。生物质焦的微孔主要集中在0.8-1.5nm和1.8-3.5nm范围内;生物质焦的中孔和大孔则在10nm-60nm和60-600nm范围出现两个主要的分布峰。热解温度对焦样的比表面积影响较大,一般来看,热解温度升高焦样的比表面积增大;保持时间越长,焦样比表面积越大。热解条件对微孔范围内的孔径分布影响较大,对大孔范围内的孔径分布影响较小。 吸附实验表明,生物质焦对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生物质焦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比一氧化氮的好;生物质焦单独吸附一氧化氮时的效果不好,而当烟气中存在二氧化硫的时候,生物质焦对NO的吸附能力有所提高。烟气温度对吸附效果有影响,较低的烟气温度对吸附有利,烟气温度高于100℃以上时对SO<,2>和NO的脱除不利。生物质焦的吸附效率不如活性炭。制焦条件对焦的吸附性能有影响,综合看来,最佳的制焦条件为:热解温度500℃-600℃、快速加热、保持时间10mins。 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烟气温度升高会使气体分子的动能增大,引起气体分子挣脱,不利于吸附。生物质焦的吸附能力主要是由焦样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决定的。焦样表面的碱性含氧官能团能促进氧化反应,对脱硫有益。一般地,焦样比表面积越大,其吸附能力越大。不过比表面积不是衡量吸附能力的唯一参数.生物质焦样的吸附能力还与生物质种类、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孔径分布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  黄连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手中的一味清热解毒良药,黄连素是其有效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它是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常用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其口服吸收甚微,几乎停留在胃肠道,不易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所以适合治疗胃肠消化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连素还具有更为丰富的药理作用,如显著的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癌症、降低胆固醇,抗炎等作用。最新证
学位
背景:  脑胶质瘤是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的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恶性程度最高。胶质母细胞瘤由多种细胞组成,其中包括胶质瘤干细胞样的细胞(GSCs)亚群和非胶质瘤干细胞(nGSCs),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具有形成胶质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和肿瘤耐药性高等恶性肿瘤生物特性,同时肿瘤干细胞对胶质瘤临床外科手术的术后预后、复发具有重要影响。胶质瘤干细
学位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患者脑组织中淀粉样斑块沉积、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相关炎症反应等为特点,但其发病机制仍未阐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L1CAM)参与神经干细胞的分裂、分化、迁移以及神经系统发育等重要过程。神经调节蛋白(Neuregulin,Nrg)是类表皮生长因子家族重要成员。Nrg信号通路介导神经发育、再生等重要生理过程,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CellAdhesionMolecule,NCAM)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NCAM膜外域常被以α-2,8形式连接的多聚唾液酸(PolysialicAcid,PSA)糖链所修饰,PSA的存在可调节NCAM与胞外基质、其它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PSA亦能调控由NCAM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控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移、生长、突触形成
目的: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NMDA受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MDA受体是一种谷氨酸离子型受体,参与疼痛信息的介导传入,提高神经元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NMDA受体是一个由NR1、NR2和NR3三个亚基组成的多聚体。其中NR2作为NMDA受体的调节亚基,其NR2B(NMDAR2B)亚基的磷酸化被认为可能是直接参与调节疼痛的关键控制靶
学位
目的: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是阴离子糖胺聚糖,广泛分布于结缔组织、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是唯一的非硫酸化的,在质膜中而不是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糖胺聚糖,分子量常达到数百万。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细胞增殖和迁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针对HA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和报道较少。由于HA提纯和合成成本高昂,且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不利于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和应用。因此本
学位
恶性胶质瘤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所有实体瘤中胶质瘤的预后是最差的。已有研究发现神经粘附分子L1、CD24和类肝素酶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提示三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胶质瘤预后和恶性程度相关,本课题前期研究结果发现L1、CD24和HPA可以组成L1/CD24/HPA蛋白功能复合体,因此我们推测L1/HPA/CD24信号轴对恶性胶质瘤发生和侵袭转移发挥生物学功能,进而影响肿
纳米孔膜的过滤类似于反渗透和超滤,均属于压力驱动的膜过程,但其传质机理却有所不同。纳米孔膜孔径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二者之间,其分离过程除了依靠膜的纳米级微孔的分子筛效应外,如果膜荷电还受化学势控制和电势梯度的影响,但其确切传质机理至今尚无定论。根据实验数据用作图的方法得出膜的真实截留率,进而求出膜面浓度。通过实验发现在实验条件下,细孔模型中对特征参数σ和ω的计算与实验值有一定的出入,主要是由于在细
学位
环境问题的凸现,使自然工质CO2作为传统工质的替代物重新回到制冷空调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努力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性能,使之达到与传统工质相应的COP,促使CO2空调热泵系统早日走向实际有效应用,为传统工质的替代提供最终解决方案,实现空调热泵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对目前国内外对自然工质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的分析,以提高系统效率为目标,对CO2热泵系统的性能提升潜
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1.1.1实验动物和药物动物:BALB/c(nu/nu)无胸腺裸鼠60只,SPF级,由南京军区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为:SCXK(苏)2003-204),6周龄,体重18~20g,雄性,在江苏省中医院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实验室内饲养(动物实验室许可证号为:SYXK(苏)2007-0017)。药物:黄芪、莪术饮片,江苏省中医院制剂部提供(批号: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