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T3-3的暂现源观测与数据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域天文学是近些年来天文学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时域天文学通过观测宇宙中各类天体的时空变化,探索变源、暂现源等现象的特性和物理起源。作为光学时域天文学的重要实施设施,全自动望远镜广泛地应用于暂现源和变源观测。全自动观测系统由观测计划、自动观测模块和自动化数据处理模块构成,用以实现暂现源和变源的主动巡天搜寻和后随机遇观测。在实际观测中所采用的具体观测策略及数据处理方案需根据目标暂现源的爆发率及观测特性进行优化。近年来,时域巡天正朝着更宽视场、更深探测极限和更高采样频次的方向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巡天观测图像数据量的急速增加和发现能力的大幅提升都使得全自动观测系统的设计变得更具挑战性。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解决方案正在逐步融入时域巡天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在人工智能领域日新月异的变革背景下,实时数据处理的系统方法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AST3-3是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系列的第三台自动化望远镜。为保证AST3-3未来在南极冰穹A的长期稳定运行与观测,目前我们将其部署在位于云南楚雄州的紫金山天文台姚安观测站进行测试观测,并执行时域观测任务。在过去数年的准备和2021年一年的观测中,我们已初步完成北天模板图像构建等基础工作,并设计了具备高可移植性的实时暂现源观测、数据处理系统和暂现源观测的卷积神经网络。本学位论文描述AST3-3在姚安运行期间的工作,包括光学时域观测策略、AST3-3在姚安观测站试运行、数据处理与暂现源筛选,以及部分观测结果。在第一章中,我们回顾了时域巡天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著名时域巡天项目,以及伽玛射线暴、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近些年来属于研究热点的时域天文科学目标。此外,本章还回顾了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光学天文上的应用,并简要概括了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的工作内容。在第二章中,我们介绍了 AST3-3望远镜在姚安观测站的运行、观测和保障系统。为提升AST3-3的竞争力,我们在姚安运行期间为望远镜配置了 CMOS相机,并测试其短时标的曝光能力。该相机视场为1.6 × 1.2度,常规观测极限星等约为g波段20等。为实现暂现源后随观测任务,AST3-3拍摄了规划天区中北天部分96%的模板。此外,我们测试了不同曝光时间下的较差测光精度、图像叠加深度曲线等特性。在第三章中,我们以AST3-3望远镜为例,实现了全自动望远镜时域巡天的天区划分、巡天策略和暂现源后随观测的策略方法。伽玛射线暴、中微子事件等类型的机遇事件需要自动后随观测,我们根据其相关消息发送的特征,构建了不同类型暂现源GCN消息的观测方案。我们还为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搜寻工作设计了基于星系和概率排序的观测顺序方案,相关方案在LIGO O3期间已经在CHES和YAHPT等姚安观测站其他多台望远镜(阵列)上进行了应用。在第四章中,我们介绍了 AST3-3在试运行期间使用的数据处理管道系统。在该系统中,我们优化了多个步骤以实现对暂现源观测图像的快速处理,使用了残差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图像质量评估,优化了暂现源探测跟踪时GPU和CPU相关的任务调度。在暂现源搜寻管道系统中,我们应用旋转不变神经网络对图像相减得到的暂现源图像进行分类,并评估了相关神经网络的性能。在第五章中,我们介绍了一些观测结果。在LIGO O3运行期间,我们基于第三章中介绍的策略对引力波电磁对应体进行搜寻工作。本章还介绍了 AST3-3在姚安期间后随观测的伽玛射线和时域巡天观测到的超新星等目标。在第六章中,我们进行简要的总结,并讨论了暂现源观测的发展、AST3-3的未来应用和深度学习在天文中的未来可能发展。
其他文献
在众多尝试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量子系统中,光子不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退相干,而且光子有很多自由度可以用来编码,包括光子的路径、偏振、轨道角动量、频率、时间等,这些优势使得光子成为量子信息发展领域天然的信息传输载体。量子信道作为传输量子信息不可或缺的结构单元,在其中传输的量子态经过不同结构的信道后,会有不同的动力学演化结果,因此对量子信道的实验研究对信息科学和量子技术领域都有重大意义。本人博士期间的
哨声波和磁声波是地球内磁层中两种常见的电磁波动。哨声波既可以将百keV量级的种子电子加速至相对论能量,又可以将低能(0.1-30keV)电子散射到损失锥内,进而使其沉降到地球大气层中。磁声波可以通过朗道共振加速电子,也可以通过弹跳共振散射赤道投掷角为90°的电子。因此,研究这些波动的激发、传播以及波粒相互作用对于理解辐射带动力学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线性理论和粒子模拟,研究了背景低能电子和热电
大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城市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与来源较为复杂,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且碳氮组分含量较高。因此,本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典型城市合肥为研究区域,研究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揭示化学组分的迁移转化过程和形成机制,解析颗粒物来源构成,提出大气颗粒物典型污染源的控制方法,为实现合肥市乃至长三角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内源控制、外源协同和人工干预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以合肥市采集的1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导致的重金属污染现象愈加严重,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给人体健康造成困扰。如何有效地修复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众多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很多方法,取得诸多研究成果。纳米吸附剂材料由于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高、易功能化、应用方便和拥有大量的吸附位点等,在处理重金
在多相催化中,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etal-Support Interaction,简称MSI)极大地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通过调节这种相互作用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当前对MSI的研究已发展为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于各类金属催化剂和各种催化反应。对这一效应的研究,始于1978年发现的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MSI)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新时代、新战略下年轻干部培养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密切结合外部政策环境、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年轻干部培养痛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源头储备-专业发展-优干历练”选调培养体系,旨在聚焦人才选调中“选、育、用、管”四个重要环节,全面完善“一规划、一体系、一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实现公司新时代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随着磁体技术的发展和人造磁场在大型工业、医疗诊断和科研领域的广泛应用,磁场暴露的生物安全性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多。稳态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SMF)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均恒定,可变参数少,为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等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和检测手段。磁共振脑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稳态磁场作用下的神经效应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胚胎及幼年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且早期胚胎阶段,
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及其整体式催化剂已经在光催化、电催化、水气转换、脱硝、低温CO氧化等反应中实现应用。在整体式催化剂中,金属板式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等优点,但是,活性粉体常需要通过粘结剂固定在金属基底上,催化剂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因粘结剂失效和界面热胀系数失配造成的活性组分层脱落,导致催化剂寿命不足。设计合成具有较强膜基结合力的金属基底整体式催化剂,以解决当前涂覆型催化剂难以
目前的标准宇宙学模型为冷暗物质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宇宙中形成暗晕结构,暗晕之间通过相互合并形成更大质量的暗晕。重子物质被暗晕引力吸积,通过激波加热、冷却而形成恒星。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半解析模型,可以在宇宙学框架下模拟大量星系的形成。L-Galaxies半解析模型由慕尼黑研究团组长期发展,其预言的星系形成过程跟观测符合较好。本文采用其模型预言的星表,研究了近邻星系:银河系、M101的形成过程。同时,我们
痹证属于现代医学中风湿病范畴,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乌头汤”源于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由制川乌、麻黄、黄芪、甘草和白芍五种药材组成,治疗痹症的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本论文以探究乌头汤治疗RA的“药-靶-通路”为主线,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阐明乌头汤治疗RA的潜在药效成分及其体内过程,明确“药效物质”,并基于靶向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