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哨声波和磁声波是地球内磁层中两种常见的电磁波动。哨声波既可以将百keV量级的种子电子加速至相对论能量,又可以将低能(0.1-30keV)电子散射到损失锥内,进而使其沉降到地球大气层中。磁声波可以通过朗道共振加速电子,也可以通过弹跳共振散射赤道投掷角为90°的电子。因此,研究这些波动的激发、传播以及波粒相互作用对于理解辐射带动力学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线性理论和粒子模拟,研究了背景低能电子和热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哨声波和磁声波是地球内磁层中两种常见的电磁波动。哨声波既可以将百keV量级的种子电子加速至相对论能量,又可以将低能(0.1-30keV)电子散射到损失锥内,进而使其沉降到地球大气层中。磁声波可以通过朗道共振加速电子,也可以通过弹跳共振散射赤道投掷角为90°的电子。因此,研究这些波动的激发、传播以及波粒相互作用对于理解辐射带动力学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线性理论和粒子模拟,研究了背景低能电子和热电子漂移速度对哨声波激发的影响。利用测试粒子模拟和一维粒子模拟,分别研究了磁声波驱动的电子混沌运动,以及等离子体密度不均匀结构对磁声波传播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背景低能电子对哨声波激发的影响利用线性理论和二维粒子模拟,研究了背景低能电子对哨声波激发的影响。线性理论表明,当β‖h(热电子的平行等离子体β)大于0.025时,具有最大增长率的哨声波模的法向角是0°,背景低能电子不会影响波模的法向角。随着背景低能电子的密度和温度的增加,哨声波的增长率会减小。当β‖h小于0.025时,随着背景低能电子的密度和温度的增加,最不稳定的哨声波模的法向角逐渐变为0°,原因是斜向传播的哨声波会受到更强的阻尼。粒子模拟给出了与线性理论一致的结果。在低β‖h的模拟中,具有较大平行速度的背景低能电子在垂直方向上被共振加速,部分热电子在平行方向上被捕获和加速。2.漂移各向异性热电子激发的哨声波利用线性理论和一维粒子模拟,研究了热电子漂移速度对哨声波激发的影响。线性理论表明,漂移各向异性的热电子激发的正向和反向传播的哨声波有不同的性质。当β‖h大于0.025时,具有最大增长率的哨声波模的法向角是0°,热电子漂移速度不会影响波模的法向角。随着漂移速度的增加,平行传播的哨声波的频率升高,而反平行传播的哨声波的频率降低。在漂移速度较大的条件下,平行传播的哨声波的增长率较小。当β‖h小于0.025时,随着漂移速度的增加,正向传播的哨声波的法向角会逐渐减小至0°,而反向传播的哨声波的法向角会持续增大。粒子模拟指出,当漂移速度较小时,漂移各向异性热电子激发的哨声波的饱和振幅在平行和反平行方向上是相当的。当漂移速度较大时,仅存在反平行传播的哨声波。3.磁声波驱动的电子混沌运动利用测试粒子模拟,研究了单色磁声波驱动的电子运动。我们发现,当波动的振幅超过某一个阈值时,磁声波驱动的电子运动是混沌的。当电子和磁声波发生弹跳共振时,随着弹跳共振阶数的增加,引起电子混沌运动的波动振幅阈值会先升高,后缓慢降低。当电子和磁声波同时发生弹跳共振和朗道共振时,波动振幅阈值较小。某些算例中,振幅低于1 nT的磁声波可以导致电子混沌运动的发生,这表明当内磁层中强磁声波(振幅高达1 nT)出现时,准线性理论的假设会被破坏。当电子和磁声波没有发生共振时,引起电子混沌运动的波动振幅阈值较大(>5 nT)。4.密度不均匀结构对磁声波传播的影响利用一维粒子模拟,研究了等离子体密度不均匀结构对磁声波传播的影响。我们发现,等离子体密度的变化会导致磁声波的部分反射。磁声波从低密度区域到高密度区域的传播导致其偏振特性改变,扰动磁场增强,扰动电场减弱,相速度减小。为了量化密度不均匀结构对磁声波传播的影响,我们利用磁场振幅计算了反射率、阻尼率和透射率。反射率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大以及结构宽度的减小而增大,对于相同的密度不均匀结构,低频磁声波的反射率较大。阻尼率会随着结构高度和宽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低频磁声波具有较大的阻尼率。透射率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结构宽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少。
其他文献
钢铁结构件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问题严重影响设施的使用寿命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迫切需要提高钢材在服役大气环境中的耐蚀性。对于钢材耐蚀性的评估和保护性锈层的研究往往基于长期的室外暴露和室内加速腐蚀实验,对钢材大气腐蚀初期腐蚀演化的关注较少,尚无系统地对典型大气环境下钢材初期动力学演化和锈层演化进行研究。而时间因素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锈层组分及含量,甚至决定中间或次要化合物的出现或消失,这些腐蚀产物的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储能产业迎来重大机遇。钒电池,作为一种电化学储能技术,因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有望成为大规模、长时间储能的首选方案。目前,钒电池产业的全面商业化仍然受到高昂储能成本的限制。提高电池性能,进而增加电池功率/能量密度,被认为是降低储能成本的有效措施。碳基多孔电极是钒电池的关键组件,为钒离子的电化学反应提供场所,对钒电池性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碳基电极固有的催化活性欠佳、
等离子体控制系统(PCS)是托卡马克装置的关键子系统之一,控制等离子体放电全过程并提供装置安全的第一级保护。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PCS作为CFETR关键研发任务之一,目前处于详细设计阶段。CFETRPCS由实时控制软硬件基础架构和装置特定的控制算法构成,通过在高性能实时框架中开发集成复杂丰富的控制算法满足装置的高参数运行控制要求。传统的控制算法开发集成基于纯文本和命令行方式,要求开发人
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高经济价值的化学品或者化学燃料是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二氧化碳的光转化过程的实现高度依赖于催化剂。设计开发稳定、高效的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剂一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然而,较低的催化转化效率是光催化剂面向工业规模应用进一步发展的掣肘。一般来说,从催化剂的角度出发,提高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效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强催化剂对
在常见的固体掺杂发光研究中,根据不同发光中心的发光规律,常常需要开展基于材料发光行为的性质研究以及应用探索。这其中既包括对新型的发光材料的研发、也需要进行发光方案的设计与优化。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发光材料的不同使用要求,对材料发光性能的改善和精确调控在发光功能材料的应用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众多的发光激活离子之中,稀土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是光致发光现象中最为常见与典型的两类发光中心。一方面,各
低温真空系统是中性束注入器(Neutral Beam Injector,NBI)的子系统之一,负责提供束生成与传输过程中所需真空梯度的分布环境,良好的真空环境对提高束的中性化效率和降低再电离损失有关键性作用。随着核聚变装置的不断发展,高中性化效率的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器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聚变堆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器(Negative Neutral Beam Injector,NNBI)的低温真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抗中子辐照性能以及成熟的产业化基础,被认为是核聚变反应堆包层首选结构材料。然而,RAFM钢在应用和研究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存在明显的高温软化效应,这严重阻碍了其在高温(如550℃以上)下的应用。为满足未来商用聚变反应堆更高服役温度的要求,不仅需要进一步优化挖掘RAFM钢的性能潜力,也需要重视具有性能优势的高熵合金的研发。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采矿污染、垃圾焚烧、污水危害、尾气排放、化肥滥用等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当地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元素污染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重金属元素超标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土壤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直接制约着我国农用地土地质量、土地资源科学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威胁着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开展农用地土壤元素的分布规律、土壤中多元素耦合
基于气溶胶和云的米散射回波,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可以在晴空环境实现精确的风速探测,已被用于航空安全保障、风力发电、极端天气预警、大气污染监测和边界层动力学研究等领域。然而过去往往把来自降水粒子的回波看作风速探测的干扰信号,忽略了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在探测降水方面的潜力。本文发展了基于1.5μm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光谱分析的降水和气溶胶探测技术和应用。提出了基于多普勒谱宽等参数的降水识别方法,完善了基
在众多尝试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量子系统中,光子不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退相干,而且光子有很多自由度可以用来编码,包括光子的路径、偏振、轨道角动量、频率、时间等,这些优势使得光子成为量子信息发展领域天然的信息传输载体。量子信道作为传输量子信息不可或缺的结构单元,在其中传输的量子态经过不同结构的信道后,会有不同的动力学演化结果,因此对量子信道的实验研究对信息科学和量子技术领域都有重大意义。本人博士期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