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v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客观的把握当代艺术研究现状,明确当代艺术研究领域的整体结果,本研究将2010年-2021年期间的Wed of Science数据库中艺术类别下搜索主题为当代艺术的文献作为数据的来源。借助WOS数据库网站的分析以及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家(地区)、机构、期刊、作者、热点及前沿五个方面绘制知识图谱,得到以下结论:1.当代艺术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在这十年内,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于2018年发表文献340篇达到最高点。其中电子垃圾媒体、艺术教育及实践、物质性是被引用最多的文献内容。2.对核心国家的知识图谱发现,美国的影响力和导向依然属于全球第一,其次是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之间相互合作较少。3.机构知识图谱分析发现,近十年的全球科研机构共有1419所,根据发文量数量排名前五的学术机构是伦敦大学、马德里大学、加州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巴斯克大学。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校是西班牙马德里大学,西班牙国内机构合作紧密,英国国内的科研机构合作紧密,但是跨国之间的机构合作较少。4.期刊知识图谱分析发现,根据文献高被引用排名的前5位期刊为《论文》(THESIS)、《通讯》(Communication),《十月》(October)、《纽约时报》(NY TIMES)、《艺术公报》(ART BULL)。5.核心作者知识图谱分析,高被引作者(高贡献的作者)主要有Budge,Kylie、IWONA SZMELTER、FRANZISKA KOCH、KAREN VONVEH、ANGELA HARUTYUNYAN,研究方向包括INS社交媒体平台与当代艺术的关系、艺术与民主化社会、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派、南非艺术、后艺术情境,亚美尼亚艺术等内容。6.当代艺术目前学科主要涉及了5个类别包括新概念、观景体、乌托邦设计、演进装置、当代艺术品。在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中,当代艺术、艺术、绘画、博物馆、当代艺术的高频词汇。研究热点包括博伊斯、文化脉络、探索物质文化、环保运动、日常分区、社会生态学、集体创作、现代艺术、坏时钟、玛瑞纳·马丁瑞斯。7.研究前沿及趋势主要是艺术教育和物质性(Materiality)。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物种锐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回溯人类与自然交互历程,每一个交互阶段,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类都进行了持续反思,就如何有效化解生态环境危机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产生了许多派别的生态伦理思想。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从“现实的个人”需要出发,将劳动实践、社会制度、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等要素结合起来,从人与自
学位
罗莎·卢森堡是第二国际左派代表人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领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卢森堡都是以一种被批判的人物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到来,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了巨大思潮变化,让人们重新去认识卢森堡思想中一些有价值的部分。所以人们开始摆脱苏联官方对卢森堡的评价,逐渐深入的去研究卢森堡思想理论。但是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大部分国内外学者的聚集点都是在卢森堡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党内民主
学位
根据微博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仅在2021年第二季度,微博全平台的收入就达到达到5.745亿美元,其中广告和营销收入占比高达87.4%。微博热搜成为滋生网络舆论的新中心,广告主越来越青睐于利用微博热搜宣传商品或者服务,通过引起话题度达到传统广告所不能达到的宣传效果。除此之外,微博名人通过“隐性商业评论+微博热搜付费上榜”的形式,进行商业宣传,也成为默认的广告形式。然而,我国自2015年才开始规制互
学位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研活动还存在教研员与教师知识转移效果不佳、知识转移意愿低和能力不足、转移中介不适切等等弊病。经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对实践的实地调研,有必要从系统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当下的教研活动,从整个活动的整体出发,关注
学位
随着社会发展,高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根本追求,世界各国纷纷将教育目标聚焦到“核心素养”上。2016年,我国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公布,基本确定了未来学生的形象。教育目标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学习和评价等方面的变革。急需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及其改进问题。本研究以深度学习为导向,以单元评价为切入点,力图改进评价策略,以便发挥评价导向、激励、诊断、调控和改进等功能,促进深度学习。本文将单元评价策略界定为一种
学位
深化改革和提高质量的内在关联已在201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得以充分体现。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导向和要求,而“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是其四大建设重点之一。由此,乡村学校教学改进需步入深水区且指向高质量教育。文化因素是影响改革深入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深层原因已为业界共识。当前我国乡村学校的教学改进呈现出一种剥离文化脉络的实践样态
学位
在地化教学是为应对因全球化、城市化、标准化带来的自然生态危机、贫困学生的学业质量危机以及乡村青年的地方身份认同危机,而采取的一条自下而上的教学改进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巩固和接续脱贫攻坚成果,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培养乡村少年乡土情感与乡村文化自信,为农业农村发展储备振兴人才,这是乡村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相较当前为有效改善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
学位
中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和重要素质得到塑造的关键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对于劳动的看法会影响他们今后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看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诉求,已由单纯追求劳动技能习得转向劳动素养发展和劳动精神培育,因此,在学科课程当中渗透劳动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当前在初中英语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还存在着渗透意愿低、渗透能力不足、渗透方法不适切和渗透评价不全面等问题。经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对
学位
风险社会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西欧三大先进思潮、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以及频出的社会实践风险,是马克思风险社会思想的产生背景。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风险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逐步变迁,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阶段,风险社会形成。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风险产生的现实根源。资本主义社会风险无处
学位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没有放弃对“异化”概念的使用,但马克思对“异化”的阐述集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导致中、外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只是“劳动异化”,而忽视了异化从哲学到经济学的切换,这是第一重遮蔽。第二重遮蔽在于只聚焦于《资本论》中异化的研究,不重视对关于资本的异化逻辑演化的研究,即“人本逻辑—生产逻辑—资本逻辑—金融逻辑”。本文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异化的相关论述,进行再阐释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