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梦尼夜蛾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仲梦尼夜蛾(Orthosia songi Chen et Zhang)是为害杜仲的重要食叶害虫,近年来,在杜仲主产区严重发生,给杜仲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杜仲胶是含于杜仲树的籽、叶及皮中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天然橡胶的潜在替代品。研究人员发现食叶昆虫取食杜仲以后,可从其粪便中分离到杜仲胶,相比其他的传统提胶方式,从昆虫粪便中所获得的胶纯度高、色泽好、产胶率高,这为杜仲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保护杜仲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杜仲梦尼夜蛾室内饲养的最佳条件,以期为杜仲梦尼夜蛾规模化人工饲养及害虫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室内饲养结果表明: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杜仲梦尼夜蛾幼虫有6个龄期,6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且通过体色最易区分;幼虫入土化蛹,一般在蛹期可明显区分雌雄,而成虫很难通过外部形态分辨雌雄。  2.室内人工饲养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1)在4℃条件下,卵最多可保存10d,10d之后卵的孵化率明显降低,保存时间超过12d便不能孵化;雌蛹的羽化率在60天时开始显著降低,而雄蛹在75天时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  (2)有土环境中的化蛹率和羽化率整体高于无土环境,并且一定的湿度处理有助于增加化蛹率和羽化率,因此一定湿度的土壤环境是最佳的化蛹条件。  (3)成虫繁殖力。在5L的容器里放置不同雌雄比的成虫,无论雌蛾或雄蛾,唯有超过6头,才有可能成功交配产下受精卵,但其卵的孵化率比较低。  (4)温度对杜仲梦尼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杜仲梦尼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0℃时最短,为17天;随温度的变化,同龄幼虫的头宽、体长及体重的差异性不大,但随龄期的变化,这些参数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温度和龄期对幼虫的取食量和排粪量均存在显著影响,随龄期的增加,幼虫的取食量和排粪量显著增多,末龄幼虫取食量和排粪量达到最大,占整个取食量和排粪量的70%左右。  3.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处理可延长杜仲梦尼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增加体重、提高取食量和排粪量,但是对后期的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影响较大,导致幼虫和蛹的死亡率较高,且处理浓度越大,影响越显著;处理4龄或5龄幼虫,对其后的各龄期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综合考虑激素处理对幼虫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及后期的不利影响,认为1000ng/μL为最适处理浓度,5龄为最佳处理龄期。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森林是林业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的频繁多发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好森林
近年来,北京市科委紧抓全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大力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并对北京地区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的调整展开相应的研究和技术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加速技术与应用的融合,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推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并在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工业节能、废物利用、可再生能源、科学普及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想创业就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创业就是一条走不完的路,如果你不为了你的目标去奋斗、去拼搏,那么这条路永远就是一条不成功之路。为了成功,你必须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你为团队设立构想了吗?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构想和一个理想,然后从构想开始,考虑如何组成一个团队,怎样再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团队,怎样预见团队的发展前景,确定其发展方向。  如何确立目标?创业者不能以赚多少钱为目标。赚钱是重要的目标,但创
本研究是基于2011年与2015年对河南省伏牛山区栎类植被的调查,估算了2015年不同龄组单株木、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及其碳储量;测算了2011-2015年期间不同
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马鹿(Cervus elaphus)分别为国家 I级、II级重点保护动物,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药用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由于生境受到人类破坏日益严重,导
植物单根抗拉特性是植物根系生物力学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植物根系固土作用的基础。本文基于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室内轴向拉伸试验,研究了采煤塌陷区的4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的高效发挥取决于其具有空间结构,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研究,有助于对城市森林空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大趋势下,林业生物质能源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虽然林业资源丰富,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起步较晚。在研究了林业发达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情况后,本研究以入户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了陕西省11个县(区)的农村家庭能源利用情况,使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影响陕西省农户使用林业生物质能源产品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调研结果显示,第一,陕西省农村家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属于桦木科,桤木属,适应性强,出材量高,作为纸浆原料具有开发潜力,被列为优质造纸材树种。目前,国内已有30年的引种历史,但台湾桤木无性系造林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