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羟基烷酸酯的生物合成和食品废物厌氧酸化的耦合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ail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选用真氧产碱杆菌(Ralstonia eutropha JWSH113)为生产菌株,通过建立食品废物厌氧酸化与聚羟基烷酸酯生物合成的耦合系统,以达到降低聚羟基烷酸酯的生产成本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分为四个部分简介如下:i.R.eutropha利用有机酸为碳源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酯:确定了R.eutropha利用单种有机酸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进行了PHAs分批发酵时的最适有机酸和氮源浓度,其中有机酸为8g/L,硫酸铵为0.3g/L;在R.eutropha利用单种有机酸进行PHAs分批发酵的过程中,乳酸消耗速度最快;丙酸作碳源时发酵过程中有乙酸形成;丁酸作碳源时可产生最大的DCW和PHAs产量;R.eutropha利用单种有机酸为碳源,采用pH-stat的流加方式进行PHAs合成,与分批发酵相比,DCW和PHAs产量分别提高47﹪和41﹪;将与分批发酵相同数量的有机酸通过流加的形式进入发酵培养基后发现,DCW、PHAs同比分别提高12.5﹪和43﹪,但PHAs中HV组分的含量大副下降;PHAs的合成主要是在双营养限制区内进行的.在给定的实现双营养限制方式下,双营养限制区域的长度往往与PHAs的合成呈正相关,这就为进一步提高细胞量和PHAs产量开辟了新的思路;在两种不同实现双营养限制的方式中,首先限碳的的双营养实现方式显然由于其较高的合成效率因而对PHAs的合成比首先限氮的的双营养实现方式更为有利.ii.食品废物厌氧酸化:食品废物在间歇厌氧酸化状态下,当温度为30℃,pH为6.5,稀释率为1:3时,酸化过程可产生最大量的混合有机酸,总有机酸浓度为25-35g/L,其中丁酸产量最高,乙酸、丙酸次之;厌氧酸化过程中,开始有乳酸产生,但随着酸化过程的进行,乳酸的浓度逐渐降低,甚至有时为0;iii.食品废物厌氧酸化与聚羟基烷酸酯生物合成耦合系统的建立:将酸化液中的有机酸通过离心、超滤等方法分离出来以后用于PHAs的分批发酵,发现发酵过程结束后,基质内残留有机酸的浓度比由有机酸溶液作发酵碳源时的相应值高;iv.R.eutropha以有机酸为碳源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酯的代谢网络分析:构建了R.eutropha利用有机酸作碳源进行PHAs合成的代谢网络;对乙酸、丙酸、乳酸丁酸分别用作碳源时的代谢网络,和四种有机酸混合作碳源时的分批以及流加发酵的代谢网络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钢丝绳是由优质碳素钢丝捻制成股,再由若干股围绕绳芯捻制成绳的空间螺旋结构挠性制品。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钢丝绳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工程领域,例如交
卡伯值/白度是纸浆的重要质量指标,是制浆过程控制的关键参数.多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已经对卡伯值/白度的机理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造纸控制与检测
首先,该文对红曲桔霉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红曲样品预处理做了详细的比较和研究:对红曲发酵液,用热酒精萃取;对固态红曲,采用混合萃取剂TEF-7 :3 :1 萃取;色谱条
在能源短缺、大气污染,水环境恶化与矿物质能源枯竭的今天,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开发。因此,风能开发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价值和发展前景。所谓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而风力发电正是利用自然界气候变化引起大气环境过程中产生的风能造福人类。本文概述了风光发电的背景及意义,简要说明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指出了风
该论文研究了连续发酵的特点、风味物质的形成情况、后酵工艺、酵母的生理状态和动力学行为.
该论文主要对草姑所产生的半纤维素酶系统中的β-木糖苷酶(1,4-xylosidase,EC3.2.1.37)的诱导产生、提取纯化、酶学性质进行初步阐述.木聚糖和天然类半纤维素—稻草都是木糖
该研究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708B03-05),以Streptoverticilliummobaraense为生产菌,以工业化生产为目的进行了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规模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工艺的
对变流装置而言,绿色”意味着电网无谐波污染、单位功率因数。本文所研究的PWM整流器具有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双向传输、网侧电流正弦化等优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能”,已经成为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介绍了PWM整流器的常见拓扑结构,研究了其工作原理和四象限运行机制,建立了多个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瞬时功率计算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瞬时功率理论,给出了PWM整流器的功率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
塔架作为风力机组的主要承力部件,塔架的安全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个风力机的安全性。随着风力机朝大型化方向发展,风力机塔架柔性已不容忽视。当塔高高于100m时,同等高度柔性塔架较
玻璃钢化炉装载优化问题是指不同规格的待钢化玻璃,尽可能多地排布到钢化炉平面容器内,使得其平面容量即钢化炉的装载率最高,其中玻璃与玻璃要求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玻璃钢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