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研究领域,“先例现象”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它与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的动态性、传承性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揭示民族精神文化活动的需要,因此被视为研究语言个性与民族个性的一个重要窗口。“先例现象”作为新兴的语言文化学的一个术语渐渐为大家所熟知。在我们讨论先例现象之前,不能不提到Ю.Н.Караулов关于先例文本进行的工作。所谓先例文本是这样一种文本,它对某一语言个性的认知和情感具有特定意义,并为该语言个性所处的群体(前人和同时代人)所共知,在该群体成员话语中可多次被复现。此后,В.В.Красных在此基础上对先例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先例现象体系,并分门别类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先例现象在俄罗斯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除Ю.Н.Караулов和В.В.Красных外,Г.Г.Слышкин, Д.Б.Гудков等俄罗斯语言学家也对此作出突出贡献。在中国,刘宏、赵爱国、徐琪等学者关注过这一课题,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借助大众媒体等语料媒介对先例现象进行了解读。在总结和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旨在对先例现象相关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尝试对先例现象进行定义;并通过大量具体语言事实较全面地分析先例文本、先例情景、先例名和先例话语。这一研究能够促进俄语学习者对俄语的全面掌握,并且对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先例现象理论基础、先例现象及其相似概念、先例现象功能和先例现象在广告中的运用)和结语。在绪论中我们首先进行文献综述,简单介绍先例现象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语料来源。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简述先例现象依托的语言文化学理论。再阐述与先例现象相关的心智事实单位、文化空间和认知基础等概念;最后我们试图给出先例现象的定义。第二部分在叙述了相关理论后,对先例现象的分类进行具体阐述并区分其与定型和成语的不同之处。此外,运用大量具体语言事实对先例现象进行分析,以备下文从中总结先例现象的功能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是承接前文的分析,总结先例现象的功能并具体阐述其中的几项功能。第四部分在前文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着重阐述先例现象在广告中的使用情况。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对先例现象研究的实践意义,简述在跨文化交流中熟知先例现象的意义并展望先例现象研究的前景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