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目的:评价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MOWHTO手术的84位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患者,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评价。采用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股胫角(Femoral Tibial Angle,FTA)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AKS)、Insall-Salvati 指数、平台后倾角(Tibial Posterior Slope),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评价术后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84例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骨性愈合时间为13.5±2.9周;随访期间84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螺钉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VAS术前5.34±1.24分,术后12个月为0.83±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KS术前68.9±5.8,术后12个月8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A术前为187.2±2.5°,术后12个月为171.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TA术前80.4±3.5°与术后12个月88.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Insall-Salvati指数、平台后倾角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WHTO并TomoFix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保留了膝关节周围骨质,并且短期内能达到骨性愈合,通过改善下肢力线,同时利用关节镜治疗了关节内疾病,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其疗效满意,MOWHTO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的有效手段。第二部分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目的:分析膝关节内侧OA伴内翻畸形患者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OWHTO)后步态运动学参数,评价MOWHTO术后膝关节运动学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MOWHTO手术的64位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10位健康成年人膝关节作为对照组,将试验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步态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的步态运动学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屈曲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的的变化。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一个步态周期内,正常膝关节站立相中期屈曲2.5±1.3°、内外翻3.1±1.6°、内外旋6.3±2.4°,MOWHTO站立相屈曲1.5±2.1°(术前)及2.4±1.3°(术后12个月)、内外翻7.1±2.6°(术前)及3.1±1.7°(术后12个月)、内外旋13.1±1.2°(术前)及7.1±2.0°(术后12个月),正常膝关节摆动相屈曲61.3±3.2°,内外翻5.1±3.9°,内外旋3.2±2.0;MOWHTO摆动相屈曲49.1±2.2°(术前)及60.1±3.1°(术后12个月)、内外翻6.9±2.4°(术前)及5.1±1.6°(术后12个月)、内外旋8.1±0.3°(术前)及3.2±1.5°(术后12个月),与AKS评分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57、-0.905、-0.929。MOWHTO术后12个月的步态运动学参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分析是评价MOWHTO手术效果的一种客观有效手段,能反映膝关节步态运动学的变化规律,步态分析与AKS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能进一步了解MOWHTO术后的恢复情况,并指导功能锻炼,我们认为步态分析用于MOWHTO术后短期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