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砂与河砂混合砂浆的物理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o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能源消耗、资源储备量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们不得不将视线转移到海洋上。作为占地球大半比例的海洋,这一选择可谓顺理成章。河砂是建筑基础材料不可或缺的部分,现阶段国家应承“一带一路”发展,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河砂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毕竟河砂的储备量是有限的,并且河砂的大量采集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内陆地区也紧随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对各省市之间的高铁、动车等一系列道路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河砂是配置砂浆和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对河砂的需求量加大。但由于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大量的使用必然导致价格水涨船高。同时在国家号召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成为大家的追求,相继出台了限制河砂开采的政策,但这毕竟不是缓解开采的长久之策,只有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来代替,才有可能在本质上解决这一难题。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以及丰富的海砂资源,海砂含泥量低、粒形优良、细度均勻,适合配制砂浆。海砂是沿海地区产量丰富的原材料,用海砂代替河砂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这样做,不仅在资源消耗与节约上做出了贡献,而且就地取材的措施减少了不必要的运输费用。可就另一方面而言,由于海砂当中含有一定氯盐和贝壳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消除或者减小危害的措施,必须要严格遵守。现阶段,运用海砂的技术还不娴熟,但已经在开展相应的试验研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力争在不增加危害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利用好海砂。因此,釆用海砂代替河砂,走向“与环境共生”是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也是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又一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天然浅滩的海砂,试验研究了海砂与河砂混合砂浆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并对海砂与河砂混合砂浆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全文共分6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作者经过实地调研,以及从文献资料调查得到的一些资料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也简述了本文所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第二章是材料的选择与试验的基本方案。本章主要简单介绍了,所用河砂、海砂、水泥的性能指标,试验的依据和基本路线,以及海砂与河砂混合砂浆的配合比的设计。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物理、力学性能两个方面展开试验研究。介绍了具体的试验方法步骤、仪器,以及将所得试验结果形成图表,从中观察各项性能的改变。第五章是试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本章对试验所得结果进行了总结、对比,并将海砂与河砂混合砂浆各项性能的试验结果绘制成图表,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得出改变砂浆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本课题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其他文献
图像匹配是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算法运算量大。针对图像互相关匹配算法具有较强的并行特性,提出空间分块技术对图像进行分块以及算法进行任务均衡分解,并将分割的图像数据通过FPGA生成的四块双口RAM空间进行数据存储并传输给多DSP进行图像NCCF值计算,实现快速图像匹配。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现方案可行,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效果。
一.播前准备(一)品种选择我国马铃薯种植大致分为四个区域: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冬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北方一季作区为一年一熟制,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面积和产量
3月19日,2012年农机化发展重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地。标志着今年农机化重大目标任务进入全面落实阶段。
蚕蛹是蚕茧缫丝的主要副产物,是卫生部批准的“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单”中唯一的昆虫类食品。蚕蛹来源广泛、蛋白含量高达70%(干基)且富含呈味氨基酸,是制备呈味
采用田口试验设计(Taguchi)和BP神经网络技术对引起翘曲的气辅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CAE仿真的基础上Taguchi技术可以在较少的试验次数的情况下,确定各因素对
针对传统变化检测的均匀窗口的非平稳性,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增长的自适应窗口滤波,再对同质区域进行二次估计,采用最小均方根方法对像素点的滤波值进行补偿,并基于这种非均匀窗
本文提出一种实际、方便快捷地基于2维照片进行建筑物三维重建的方法。首先对普通相机拍摄的照片采用尺度不变特征(SIFT)完成特征点的提取与描述,采用高斯算法过滤掉最邻近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