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众信仰状况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downloadf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以哲学界对信仰的划分为依据,将信仰划分为物质方面的信仰、精神方面的信仰、伦理方面的信仰、国家社会方面的信仰和宗教神灵方面的信仰.从天津市选取不同职业(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个体户和大学生)、不同年龄段(20—30、31—40、41—50、51—60、61—70)的被试745名,将他们的信仰状况与社会安定意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民众的安定意识状况并不容乐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对象都充分意识到社会安定的重要性;被调查者该人的文化程度及其父母亲的文化程度都与被调查者精神方面的信仰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被调查者物质方面的信仰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民众的社会安定意识与其物质、宗教神灵方面的信仰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其精神、国家社会方面的信仰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社会安定意识的因素为保障制度不健全、对挫折的不良反应、社会治安状况差、官员腐败、分配不公、责任外归因等.
其他文献
“互联网+”本质上既是一种效率工具,亦是一种创新引擎,并将成为一切重新构造、重新组合的巨大力量。“互联网+”体育产业是以互联网为工具,以提高体育企业生产、服务效率为使命
在当今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青少年品德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本文对构建一种新型的“主体——发展”道德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构建此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充分肯
信息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致使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了企业间竞争与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员工创造力的提升也成为了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重点。内心生活被认为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变量,指的是员工内心最深处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会对员工的行为及态度产生影响。本研究在考虑文化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内心生活水平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并探讨了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及权力距离对内心生活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女性学的发展来自于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女性学是在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视角下展开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女性学课程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女性学课
责任感,源自于社会,存在于人与群体、社会以及环境的交互过程之中,对个体的塑造、群体的整合以及环境的优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在高职教育领域中对高职教师责任感的研究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