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及启示——以马里兰大学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学的发展来自于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女性学是在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视角下展开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女性学课程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女性学课程开始兴起,近几十年来女性学课程在美国高校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备受国内外关注。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也从无到有,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定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相比,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起点较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通过研究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的设置,以马里兰大学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女性学课程设置的优势,以期对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提供借鉴。马里兰大学开展女性学教育历史较长,女性学教育资源丰富。其课程目标实现了理论化、专业化、实践化,课程结构实现了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课程内容实现了国际化、全球化、时代化,课程评价体现了标准化、体系化、外部化等特点。  本研究在考察马里兰大学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同时,简要回顾、评价了我国女性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当前我国女性学教育和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坚持女性学课程目标设置的理论化与实践化相结合,坚持课程内容设置的学科化与非学科化并举,坚持课程类型的学位课程与非学位的证书课程并举,同时,积极提升并增加女性学课程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女性学师资力量。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开展女性学教育,为女性主义运动提供资源、动力,为女性的权利提升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办公、移动教务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在远程教育领域,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移动学习管理(教务)平台应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每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在自身成长与外界的影响下蓬勃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民族文化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不
“监控”是一个在各个学科和领域都很热门的词语。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监控机制。
“互联网+”本质上既是一种效率工具,亦是一种创新引擎,并将成为一切重新构造、重新组合的巨大力量。“互联网+”体育产业是以互联网为工具,以提高体育企业生产、服务效率为使命
在当今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青少年品德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本文对构建一种新型的“主体——发展”道德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构建此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充分肯
信息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致使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了企业间竞争与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员工创造力的提升也成为了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重点。内心生活被认为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变量,指的是员工内心最深处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会对员工的行为及态度产生影响。本研究在考虑文化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内心生活水平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并探讨了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及权力距离对内心生活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