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实学思想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a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保定容城县人,因晚年在辉县夏峰村讲学,多称夏峰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先后被明清两朝征聘多次入朝做官,均坚辞不赴,终身布衣,又尊称为征君先生。他潜心学问,著述等身,一生躬行实践,开堂讲学,主张“实学”“实用”“实行”,大河南北学者多受其影响,被视为北学宗主、学术泰斗。孙奇逢先生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统合者,又是清代实学思潮重要的开启者。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夏峰先生是一位有肝胆、有骨气、有才略的大学者”,称之为北学重镇。在当时与关中的李颙、浙东的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孙奇逢弟子汤斌评价老师孙奇逢之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纵观孙奇逢先生的一生。门人弟子申函光誉之为“始于豪杰、终以圣贤”。孙奇逢先生针对明朝后期理学和心学弊端,在对程朱理学后学的“词章繁兴”落入“支离”,陆王心学过度追求“内在心性”落入“虚玄空无”的分析中,不拘门户之见,找到各自立足点、共通处,指出所谓弊端,是后学执一端的偏激而为,两者本是“知行合一”自然融合,先生只是平心探讨而已。孙奇逢从学问之根出发,追根溯源,同时结合当下之学,将“实”字当头,既传承了宋明理学思想,又开启并发展了明清实学社会思潮,找到一条治学为用的“实行”道路,这样各派异己纷争,争论熄矣。孙奇逢的思想中既包含程朱理学家的“理”之实,即“理”不仅是宇宙万物“根实处”,而且是寓于万物之中的实有之理,也没有放弃陆王所倡导的“心”之实。孙奇逢一方面强调理学体系中“心性论”的道德修养的实功论,对应自己倡导的“明体适用”“学以致用”,他也指出理学核心要义“格物穷理”中的“格”正是学问要落实到躬行实践的对照。同时,心学高举的“致良知”,其中的“致”强调推及于外物的举措,和理学“格物致知”中的“格”就有了交汇处。在孙奇逢看来,理学在明朝末年逐渐走向没落,不在理学本身,而是末学极端所致,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以“实”为主线,把理学、心学纳入儒学的大背景之下,将各家不同命题产生的分歧消解在一个大的逻辑前提下,尊德性、道问学只是为学路径的不同,其实都是一回事,赋予各派相同的意义。孙奇逢同时将理学、心学纳入儒学道统来研究,不再做无果争议,进一步为两者的学说发展寻找合理性的道路,同时也奠定了自己的实学思想。现阶段学术界对孙奇逢思想的研究,基本都还是停留在对其理学思想的研究上,本文通过对孙奇逢思想形成的脉络及事项分析,发现孙奇逢的理学思想多是从方法论层面提出的,而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思想特征明显契合实学范畴,并且贯穿于孙奇逢思想发展的始终,参照儒家“内圣外王”的原则,更为凸显。本文作者以《孙奇逢实学思想研究》为题,对孙奇逢实学思想形态进行整体研究作一积极尝试。第一章概论部分阐述了实学的概念、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然后通过对孙奇逢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圣儒思想、师长良友、门生弟子等因素,展开对孙奇逢实学思想形成机理的剖析;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本体论体系和致用论体系展开对孙奇逢实学思想的推演;第四章梳理总结了孙奇逢实学思想的特点;最后一章还原了孙奇逢先生本人及其实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挖掘孙奇逢实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其他文献
单晶硅晶圆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领域。超薄晶圆是实现硅通孔三维(TSV-3D)封装技术、提高芯片集成度的必要条件。超精密磨削凭借高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和低加工成本等优点,是目前单晶硅晶圆减薄加工的主流工艺。随着晶圆目标减薄厚度的减小,如何在保证减薄工艺效率的前提下控制磨削减薄工艺引入的亚表面损伤深度,成为TSV-3D集成电路晶圆磨削减薄加工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单晶硅磨削表面质量预测模型是指导工艺优
热解是低阶煤热化学转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常规煤热解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高,易造成下游设备的阻塞、腐蚀等问题,制约热解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此外,焦油氧含量较高,成分复杂,加剧煤焦油加工利用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将煤与催化剂分层放置的形式对褐煤热解挥发物进行催化裂解,将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芳烃,提升焦油品质;并利用热解-电子轰击/真空紫外单光子双电离与飞行时间质谱揭示挥发物的催化提质机理。针对挥发物催
近年来,海洋富营养化引起的赤潮、绿潮在内的藻华,以及近海海藻养殖都会导致大量海藻废弃物的产生。目前,海藻废弃物整体利用率较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化利用是处置海藻废弃物的有效路径。然而,常见的海藻资源化利用工艺往往存在着耗水量大、能耗高、污染环境风险高、效率低、可持续性不强等缺点。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了新型水热碳化(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HTC)和厌氧消化组
目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水污染问题相当严峻。醌介体可显著提高这类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转化速率,但溶解态醌在实际应用中会随出水流失造成二次污染和成本增加。为实现醌介体的应用,已有多种醌类化合物的固定化技术被开发,然而,固定化醌的长期催化稳定性仍有待考察。此外,固定化醌与微生物、其它电子媒介体的相互作用影响也尚未阐明。基于此,本文以偶氮染料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蒽醌-2-磺酸修饰的聚氨酯泡沫(AQS-
人类视觉系统能够高度适应具有不同属性(光照、天气等)的复杂场景,自适应地调整适当动态范围感知场景内容和细粒度地感知场景细节信息。同样,赋予摄像机系统类人的场景感知能力至关重要。具有精确像素级高分辨率场景感知能力的视觉感知模型有助于提高智能系统(例如自动驾驶)在复杂环境下的场景级理解、推理和决策方面的能力。然而,受限于成像系统感光元件和外部条件(例如光照、天气),复杂环境下的场景内容和细节信息往往无
棉花作为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在全球被广泛种植。然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黄萎病菌危害而降低产量和纤维品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多种机制,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等生物过程。本研究以抗病陆地棉农大601为试验材料,苗期进行黄萎病菌胁迫处理及接水对照处理,分别在处理后2 h、6 h、12 h、24 h和48h取根、茎组织。利用RNA-seq技术对40个样本进行测序,分别对棉
泛函微分方程由物理过程和生物系统中演化现象而得到,其中时滞在数学建模中用来描述过去的时间对动力系统的影响.随机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例如科学与工程中的复杂系统经常受到随机因素或者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随机泛函微分方程就是在随机因素影响下的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有着很强的应用背景和实际意义,近几十年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随机系统和确定系统的动力学性态既密切相关,又提出了自身的、与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支撑,是教师推进课堂教学的脚手架。教师依据学生认知与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理解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理解与表达、分析与运用、评价与创造,推进学生的思维进阶发展,展现了以思促学的学习特点,从而增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实现语言与思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软物质材料是由高分子网络和水分子组成的弹性混合物,其在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广泛存在,如皮肤、树叶以及聚合物、凝胶等。在外界物理或化学刺激下,大部分软物质材料可以发生巨大的、可恢复的体积变化,同时在外界约束下表现出复杂的变形行为。另外,还具有生物相容性、透明性等优越的生物和物理性能,因此软物质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仿生作动器、柔性光学设备和软体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中,同时也是新材料、智能装备和生物健康等核心领域
本论文以什么是一个优秀的概念为起点,基于彼得·艾森曼的形式基础理论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系统,以及作用于建筑的现象学思潮为背景,引发关于建筑形态生成与建筑的存在性的深层探讨。一个优秀的概念除了能够承载必要的量化条件之外,必须具备某种超凡的容纳力,从而获得建立于抽象形式和表达系统之上的深层机制。如本文所讨论,好的概念可以贯穿着知觉意识,却同时具有讨论的普遍性,使现象学层面的体验和记忆直接作用于形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