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欧美国家逐步兴起,在古典自由主义“重获新生”的背景下,政府开始尝试将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对行政官僚体制进行改革与管理,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信任危机、财政赤字、效率低下等问题,也证明了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实用的管理工具,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行政能力、绩效成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我国,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起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是“科学发展观”被提出之后,基层政府在发展问题上逐渐转变观念,并引入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一时间,绩效评估在政界和学界引起了极大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树立法治思维,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因而绩效评估面临着崭新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归宿。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绩效评估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对其研究可能性与必要性做了简要的分析,继而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略式的梳理,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即首先从“政府绩效评估”的语义概念入手,通过分解概念对政府绩效评估这一具有争议性的词汇进行了学理上的梳理和界定,并指出绩效评估涉及多个层面的价值,与各项改革制度紧密相连,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而为实证问题的研究厘定了学理框架。之后以泉州市洛江区的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个案分析——洛江区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在绩效评估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绩效评估的宏观研究具有模版式的意义。同时指出了其中的重要举措和先进经验,并对其积极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对洛江区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亟需改进之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此为基础,笔者对于绩效评估的完善路径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议,从而将政府绩效评估真正确立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继而实现绩效评估设立之初所期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