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叶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的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柿叶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 Thunb.)的干燥叶,主要分布于广西、河南、安徽、陕西、河北和浙江等省,柿叶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作为传统中药,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心绞痛及内出血等;也可作为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用于高血压、妇女保健等。研究报道柿叶具有抗氧化、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免疫提高和抗糖尿病等活性。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从柿叶中已分离得到80余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萜类、多酚类,以及多糖类等。本文在综述了柿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有效部位和质量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有效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干燥柿叶的95%和50%乙醇的渗滤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其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及RP-HPLC等手段,分离得到4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全部结构,包括环烯醚萜类化合物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8个,三萜类化合物19个,黄酮类化合物7个,芳香醇、醛、酸类化合物8个。其中,新化合物 9 个,分别为:persimmonoid A、B(1-2),persimmoninC、D、E、F、G、H、I(13-18;25)。已知化合物37个,分别为:女贞苷(3),橄榄苦苷(4),(+)-皮树脂醇(5),(+)-丁香脂素(6),(+)-松脂素(7),(+)-皮树脂醇苷(8),(+)-丁香脂素-β-D-葡萄糖苷(9),(+)-松脂素-β-D-葡萄糖苷(10),(+)-异落叶松脂素(11),(-)-(7’S,8S,8’R)-4,4’-dihydroxy-3,3’,5,5-tetramethoxy-7’,9-epoxylignan-9’-ol-7-one(12),kakisaponinA(19),kakisaponinB(20),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酯(21),ryobuni C(22),28-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委陵菜酸酯(23),rotungenic acid 28-O-α-L-rhamnopyranosyl-(1 →2)-β-D-glucopyranoside(24),2α,3α,19α,24-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酯(26),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O-ββ-D-吡喃葡萄糖酯(27),niga-ichigoside F1(28),barbinervic acid(29),rotungenic acid(30),坡模醇酸(31),槲皮素(32),金丝桃苷(33),山奈酚(34),牡荆素(35),黄芪苷(36),三叶豆苷(37),杨梅素(38),对羟基苯乙醇(39),2-甲基苯甲酸(40),2,4-二羟基6-甲基苯乙酮(41),3-(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烷-1,2-二醇(42),香草酸(43),原儿茶酸(44),原儿茶醛(45),羟基酪醇(46)。首次从柿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23个,分别为:化合物3-12,21-28,39-42,45-46。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柿叶醇提工艺,并考察其石油醚、乙酸乙酯的萃取工艺。同时,我们还考察了柿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最终确定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10倍量70%乙醇,煎煮2次,每次2小时。石油醚脱色脱脂3次,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柿叶总黄酮提取物(简称EAPL)。柿叶总黄酮和总三萜制备工艺合理、可行。采用H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了 EAPL的32个主要化学成分(14个黄酮,16个三萜,2个其它成分),并采用HPLC-QQQ-MS/MS方法对其中7个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量,结果发现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为了探讨从柿叶中分离得到的12个化合物(4个环烯醚萜,8个木脂素)在抗氧化、神经保护方面的活性及其与结构和含量的关系,采用HPLC-QQQ-MS/MS联用技术对柿叶和柿果提取物中的这12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柿叶与柿果所含7个化学成分相同,但在柿叶里含量高。采用3种方法(DPPH法、ABTS法和FRAP法)考察了这12个成分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过氧化氢诱导的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损伤实验评价其中11个成分(3个环烯醚萜,8个木脂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有关联;另外,一些化合物显示出了显著的神经保护活性。本实验考察EAPL对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影响,初步探讨了 EAPL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AD)的机理。结果表明,EAPL可以减轻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EAPL具有保护PC12细胞拮抗Aβ25-35的损伤作用;其抗AD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其清除自由基而产生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Aβ1-42诱导大鼠老年痴呆(AD)模型,观察EAPL对A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APL对Aβ1-42诱导的老年痴呆有明显的保护作用;EAPL的抗AD作用与其抗氧化及抑制JNK/Caspase-3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地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但是各国指南中对溶栓治疗时间窗均有严格的限制。溶栓治疗有一个相对安全的4.5 h时间窗,超过时间窗溶栓将导致症状性
天道酬勤。安徽六安分行在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历经三年的励精图治,终于在2011年度的上级行绩效考评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总行的2011年度二级分行综合排名进步考核中六安分
本文从PPP模式的概念及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PPP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和对参与企业自身条件的潜在要求,为企业提供在项目类型、合作模式和合作伙伴选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私营企业主群体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但现有的政治参与渠道和政治参与方式,使得该阶层的政治参与处于一种低度组织化和不规范的
伴随着数据日渐增多及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多的探索到人类社会复杂行为中的规律性。数据挖掘的基本特征在于重预测偏社会、找发现非实证、寻关系非因果、看整体
目的通过青蒿不同种源,生育期的不同处理栽培比较,寻找青蒿的栽培技术措施。方法开展野生青蒿与家种青蒿栽培,青蒿播种量,移栽期,青蒿不同苗龄移栽,青蒿摘尖等试验。结果青蒿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日趋增长。然而中国的医疗资源紧缺和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却及其严峻。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应
文章针对智慧城市需求快速增长给基础建设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介绍国家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有助于智慧城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热点发展的政策法规。分析在目前政策环境
赋以铺陈为本,从赋体创作的语用层面看,铺陈最终落实到字词的运用上,因此赋体文学的研究应基于字词的语用考察。《哀江南赋》是六朝骈赋的巅峰之作,庾信在创作该赋时频繁采用使事用典的手法来叙述史事,抒发情感。同时,作为一篇抒情大赋,《哀江南赋》借鉴咏物抒情小赋比兴象征的手法,通过咏物来批判奸邪之人,暗喻时事变化,寄托个人情感。因此,《哀江南赋》中既有典事的铺陈,又有名物的铺陈,而赋中的语词便有一部分指向名
2015年,被誉为“PPP发展元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PPP项目库,地方政府也积极跟进,纷纷推出各类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