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对言语幽默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来自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哲学和语言学的学者们都试图解释言语幽默的形式、应用、生成理解机制。就语言学而言,对言语幽默的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语义和语用角度出发。随着认知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的各种经典认知理论都被广泛的应用到言语幽默研究中。众多学者也尝试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相关阐释,但是或多或少都停留在了理论层面,很少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阐释该问题。即便如此,他们所选的数据大多取自于笑话集,所以无法验证概念整合在研究真实情境下言语幽默时是否同样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因此本研究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出发,意在通过对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理解和生成机制的分析,呈现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生成和理解的在线动态过程,从实证的角度展现概念整合理论在阐释言语幽默理解和生成机制的强大解释力。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幽默的定义与分类、情景喜剧与《老友记》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概念整合理论。接着,根据言语幽默理解所需的不同语境,将收集的相关数据划分为语言言语幽默、文化言语幽默和情景言语幽默,之后再按照概念整合基本网络类型的划分,将上述每类言语幽默划分为四个子分类, 总共有12个子分类,而由某一具体单词的重复而产生的言语幽默因其不涉及心理空间的合成暂不列入本文讨论中。随之,选出每个分类和子分类中的典型例子,将其生成和理解的在线动态过程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图表呈现出来,并对其生成理解机制进行了详细阐释。最后,笔者依据相关理论,对采集的数据材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情景喜剧中的大部分言语幽默可以不借助特殊语境来解释;2)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并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3)使用某一特定的修辞手法的言语幽默句子通常可以用某一特定概念整合网络类型加以解释;4)《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可以从认知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概念整合理论能够清晰展现《老友记》中具体幽默言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的在线动态过程,因此也从实证角度呈现了概念整合理论对言语幽默生成理解机制的强大阐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