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微音信号特定频率抑制在FM蝙蝠回声信息获取中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蝙蝠具有复杂的超声波探测系统,通过比较发出的超声和返回的回声来实时的感知周围环境。微弱回声中包含昆虫的振翅信息,同时也被周围的噪声干扰,然而蝙蝠却能在微弱的回声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来捕捉猎物。并且,当多只蝙蝠共同飞行捕猎时,蝙蝠能够准确的在同类的回声信号中识别自身发出超声的回声信号。完成这复杂的探测和导航任务依赖于精密的耳蜗结构。由外听毛细胞(Outer Hair Cell OHC)产生的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 CM)是耳蜗基底膜(BasilarMembrane BM)运动的一个有效指示器。蝙蝠听觉系统中耳蜗基底膜的抗共振(Anti-resonance)机械运动,有效的减少了噪声对截止频率(Terminal Frequency TF)的干扰,从而提高信噪比帮助蝙蝠获得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信息。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 CAP)由耳蜗神经纤维产生,其很好的反映了蝙蝠对微弱信号的放大作用,与高声压级声音信号相比,耳蜗对微弱信号的放大是非线性放大。蝙蝠利用这两种策略来分析微弱回声信号,使其在黑暗环境中得以生存。为了探究蝙蝠听觉系统的提取信息和非线性放大功能,本论文探究了蝙蝠截止频率和CM之间的关系并比较研究了 CAP信号。超声脉冲结构对蝙蝠成功捕捉昆虫有重要的作用。FM蝙蝠通过延长超声脉冲末端频率持续时间,发出一种“类恒频”的超声信号,通过频率调制原理搜索飞行中的昆虫。实验中,测得Pipistrellus的截止频率为42kHz,听觉阈值图的最为敏感频率范围为40 kHz左右,这与下丘脑内的听觉神经元对40 kHz敏感一致。Eptesicus为另外一种的FM蝙蝠,截止频率为25 kHz,其下丘脑内听觉神经细胞的敏感频率也集中在截止频率处。在腹侧耳蜗核(Ventral Cochlear Nucleus VCN)放置一组金属电极记录FM蝙蝠CM信号对4 kHz到85 kHz纯声(Tone Burst)刺激响应。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种类FM蝙蝠在高声压级刺激时,CM信号表现出了特定频率抑制现象,而在较低的声压级时,却没有产生类似的现象。实验数据表明,Eptesicus CM信号的频率抑制点以15 kHz频率间隔重复出现,即第一个频率抑制发生在15 kHz,而第二个发生在30 kHz左右。其截止频率(25 kHz)正好位于第一和第二抑制频率(15 kHz和30 kHz)之间。类似的,Pipistrellus蝙蝠的截止频率为42 kHz,而在截止频率上下分别各有一处发生频率抑制(40 kHz 和 45 kHz)。同时,实验测得4 kHz到85 kHz频率,20 dB到80 dB声压级短纯音(Tone pip)刺激产生的CAPs。通过观察不同声压级CAP曲线,发现从低声压级到高声压级变化时,等步长声压级CAP之间空间逐渐缩小,即FM蝙蝠对低声压级信号呈非线性放大。CMs是CAPS信号产生的先决条件,CM信号抑制现象必定对耳蜗神经纤维细胞产生的CAP有影响。通过比较CM和CAP信号,发现在CM抑制频率处也有相对应的对CAP的抑制。即CM信号很微弱时,仅有少量的耳蜗神经纤维细胞被激发产生CAP。CM和CAP之间的关系证实了 CM信号频率抑制现象,并进一步说明蝙蝠利用这种策略来获取更多的包含在截止频率中的昆虫振翅信息。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求解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及其相应特征值问题的全离散勒让德多投影方法,分别给出了全离散勒让德M—Galerfkin方法与全离散勒让德M-配置法.以及特征值问题的小波
本文着眼于解决含能配合物的能量和安全性的矛盾,从配位化学角度出发,以期望合成性能优异的含能配合物为目标,开展了含能配合物合成、制备及研究的工作。基于上面的考虑,本论
经典风险模型因索赔系统是复合泊松过程也称为复合泊松风险模型.对这个模型.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近年来.此风险模型结合实际也不断被
背景太阳风的研究是行星际扰动传播预测空间天气状况的基础,磁流体(MHD)模拟是背景太阳风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侧重计算技术层面,采用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式,控制方程采用Idea
人类在极地、外太空开展的能源探索离不开低温环境,温度也是影响材料性能的一大关键因素。弛豫铁电体以其优异的压电、热释电和铁电性使其成为沟通机械能、电能、热能之间相
当前,石油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其中热油管道输送过程所消耗的能量约占总能耗的1%~3%。提高原油管输过程中的能源综合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已经
洞庭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第二大淡水湖,长江上游来水由北经“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分泄入洞庭湖,“四水”(湘、资、沅、澧)来水分别由东、西
褐铁矿是地表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矿物集合体,主要由铁的氢氧化物、氧化物等。本文以铜陵新桥褐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本文以辽河盆地欢喜岭油田锦7块为研究对象,锦7块构造上位于西部凹陷西斜坡第一断阶带南段,目前区块蒸汽吞吐产量峰值期已过,多数油井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周期产油、油汽比指
震动及噪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但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对设备、建筑等产生危害影响其使用寿命。为了消除震动与噪声带来的危害,人们通常使用阻尼材料来吸收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