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前至少感染过一次轮状病毒,每年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婴幼儿腹泻高达2亿,住院人数超过200万,死亡高达100万人,仅在美国,每年因轮状病毒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就高达1亿美元。自1973年轮状病毒在人体发现以来,各国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其结构和感染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物,因此,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安全、有效的疫苗对控制轮状病毒的感染极其重要。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作为轮状病毒的候选疫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感染机制和组装机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轮状病毒的结构蛋白VP2,首次在体外成功的组装了轮状病毒核心样颗粒(Core-like Particle,CLP)并初步研究了环境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奠定了基础;通过缺失突变研究了VP6的自身相互作用的区域,发现243-334aa为VP6形成三聚体的最小区域,通过定点突变研究了半胱氨酸在VP6聚体形成中的作用并通过免疫印迹研究了缺失突变和定点突变对VP6免疫反应性的影响,通过同源建模构建了VP6的结构并分析了定点突变对VP6结构的影响;构建了VP4和VP7的表达质粒;此外,还制备了轮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实验证实7H11、2A9和5C2具有较好的广谱性和特异性。该研究为轮状病毒VLP的体外组装及VLP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感染机制和组装机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