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类病毒颗粒的体外组装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前至少感染过一次轮状病毒,每年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婴幼儿腹泻高达2亿,住院人数超过200万,死亡高达100万人,仅在美国,每年因轮状病毒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就高达1亿美元。自1973年轮状病毒在人体发现以来,各国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其结构和感染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物,因此,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安全、有效的疫苗对控制轮状病毒的感染极其重要。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作为轮状病毒的候选疫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感染机制和组装机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轮状病毒的结构蛋白VP2,首次在体外成功的组装了轮状病毒核心样颗粒(Core-like Particle,CLP)并初步研究了环境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奠定了基础;通过缺失突变研究了VP6的自身相互作用的区域,发现243-334aa为VP6形成三聚体的最小区域,通过定点突变研究了半胱氨酸在VP6聚体形成中的作用并通过免疫印迹研究了缺失突变和定点突变对VP6免疫反应性的影响,通过同源建模构建了VP6的结构并分析了定点突变对VP6结构的影响;构建了VP4和VP7的表达质粒;此外,还制备了轮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实验证实7H11、2A9和5C2具有较好的广谱性和特异性。该研究为轮状病毒VLP的体外组装及VLP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感染机制和组装机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它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知识的“骨架”。化学概念还是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依据和出发点。综合化学概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化学概念的教学应遵循其特定的心理机制和教学规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化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森林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径流流经森林的过程中,森林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过程,减弱进入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物毒性,降低非
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因其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施工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然而混凝土重力坝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浇筑尺寸大、混凝土导热
近年来,在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已经相当普遍。就渗流方面而言,由于深厚覆盖层结构比较松散,渗透系数比较大,导致深厚覆盖层成为整个大坝工程的主要渗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大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