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共同就业政策研究(1951-2005)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656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着重研究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共同就业政策的历史发展变化,探讨它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之间的历史性互动,以及由此来透视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曲折性。共同就业政策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调整和发展而来的,它既深受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成立之前,为了给刚刚启动的煤钢联营提供安定的社会秩序并扫除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人员流动障碍,针对剩余工人的就业安置问题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问题,欧共体在相关就业政策方面作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欧盟建立初期,为了保证欧盟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的顺利进行并推进社会政策领域的发展,欧盟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为契机,从超国家层面上探讨和研究失业治理的政策合作,并确立了共同就业政策的合法性地位。1997年《阿姆斯特丹条约》之后,共同就业政策以欧盟就业战略为载体,进入发展轨道并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就业政策协调机制。因而,共同就业政策的发展变化,不仅反映了欧洲一体化不同阶段的历史使命,而且还预示了欧洲一体化前进发展的艰难曲折性。
其他文献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同时也是保护人类生存安全的生态屏障。林业是以培育森林和生产木材及其他林副产品为对象的生产部门,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
本文对留美生与近代“新音乐”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追溯了西方音乐初入中国的情形,描述了中国近代音乐演变的历史契机和致变因素,其关注点将聚焦于留美生的
清初,山东土地荒芜,百姓大量逃亡,农业生产陷入困顿。这种局面对于百姓无疑是个灾难,对于封建政府来说,办不利于其巩固统治。清政府为扭转这种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奖励垦荒。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余论三个部分,以明代特殊的学术文化现象:讲学活动为对象,以南京为考察中心,探讨晚明讲学活动的历史命运进程,时间大致从嘉靖初期王阳明讲学时代至万历末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艺术大师,徐悲鸿影响了整整半个多个世纪的中国画坛。今天,再次阅读徐悲鸿的艺术笔谈,欣赏他惊世骇俗的作品,无论长幅巨制还是随意小笔,我们都无不为他那博大精深